[隨想] 從部落格想到公與私的界線

by - 晚上10:46

 


我從還沒調到現在的部門前,就開始做有關社群經營的工作。而在幾年前,我就把我的工作與網路生活(例如寫部落格,以及後來的微網誌)間的界線慢慢的消除。一來是因為工作上〝拋頭露面〞的機會不少,想區隔也區隔不了。二來我也很希望透過這樣的體驗,比較深刻的去了解當「企業人」因為網路直接連結、互動的特性而回歸為「社群人」時,會遭逢什麼樣的事。

 

一方面也是因為我所服務的單位都是蠻普及的網路服務,甚至有〝類公共服務〞的特性因為與使用者生活的結合程度很深,使用者對服務的期待是高的。所以也難免遇到網友把對於服務的情緒投射在我身上的情況。我還記得第一次遇到時自己所感受到的心理衝擊,以及努力回應到大半夜才停的過程。而其間幾次服務的一些異動(例如由免費轉為收費),也讓我必須在工作之餘仍然謹慎面對網路社群的反應。這不是因為公司有什麼樣的政策或是業界有什麼樣的慣例,純粹是我基於一個工作者該有的自覺所做的思考。

 

拉雜扯了這兩段,一來是因為正在準備要分享給同事們的「Social PR」的簡報資料,二來也是這兩天重讀「商業裸體革命」,回過頭對照台灣的部落格環境時,覺得蠻有意思的點台灣有名人部落客,也有部落客名人,有很多藝人部落客(現在好像也有不少轉移去用簡便的微博),也不少政治部落客(其中很多具有公職身分)。雖然企業部落格也算是主要類型之一(以行銷目的或者中小企業居多)但是像是美國常見的「企業人部落客」(或「工作人部落客」,非老闆),在台灣印象裡就比較少見(至少我一下子想不出來)。

 

我自己猜想,會不會是因為在台灣,公與私的領域分野不清,除了對政治人物與公眾人物之外,甚至對於補教名師、企業主管,媒體都積極替大眾行使「知的權力」的去報導其私生活。說真的我不知道兩個補習班老師,或是某企業小開的私生活跟我或社會大眾有什麼關係,但是媒體卻可以大喇喇的持續把原本是人們私領域的生活,堂而皇之做成公共話題。既然私可以害公,那麼公也難免影響私,因此就讓既不是政治人物又非公眾人物的企業人,不想把私人的部落格寫作牽扯到工作上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就像我幾年前在回覆一位在留言板裡批評我假日怎麼這麼有空出去拍照,怎麼不好好把工作做好的網友時,百思不解難道我在某公司上班,就連有個人嗜好都變成了於理不容的錯事?

 

以上的疑惑說真的我沒什麼確切的答案,歡迎對這個題目有各種意見或想法的朋友賜教。

 

You May Also Like

9 意見

  1. 辛苦啦!老查。
    真的是無法找人申訴呀!謝謝謝謝!並且不好意思。
    (那個服務系統,你們自己有試過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即時通訊的我尚未用過,不過常常用檢舉頁檢舉垃圾廣告,測試處理的速度

      刪除
  2. 如果蘋果與壹週刊標榜的是肉體與屍體
    無聊的補教事件就會層出不窮
    媒體操弄普普大眾卻硬說大眾愛看
    新聞報導的自由 百分百氾濫
    新聞報導的自律卻是0分
     
     
     

    回覆刪除
  3. 查叔看到您這篇又想起很多和您一起經歷的事,想想真的很奇怪台灣很少有「企業人部落客」,但現在「粉絲團」倒是不少,也許企業還是習慣以精於包裝之後的面目出現吧,「素顏」畢竟還是讓企業人怕怕~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畢竟如果要概括背負“企業“所帶來的效應,壓力還是蠻大的吧...

      刪除
  4. 沒錯!老師您說的真好~幫您拍拍手!

    回覆刪除
  5. 那些公私不分的人就別理他了 ~ 批評你 "假日不好好工作" 的那個網友也不必理他, 難道他都不用休假嗎? 莫名其妙的人一堆, 你要是真的對每個都很認真, 恐怕一天72小時都不夠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過那一次我還很認真的回覆了好幾次... :P

      刪除
  6. 假日就是要好好出去玩,星期一才會有力氣上班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