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家附近(內湖成功路四段)的星巴克,在經營了八年之後,昨天(10/28)結束營業了。原因是,房東看好內湖捷運通車後的房市,打算把它拆掉與旁邊的土地連在一起蓋大型電梯大廈豪宅。

 

成功門市算是一間「社區型」的門市,獨棟兩層樓建築,熟客多半是住在附近的社區,假日時經常可以看到一家老小一起在這裡喝咖啡,爸爸媽媽看書報閒談,小孩子則跑來跑去。而每逢學校大考時節,位子則多半被學生們佔據,在這裡抱佛腳K書。

 

或者可以這麼說,雖然這只是一家咖啡店,無形中卻已經成為某種“類社區活動中心“的存在,附近的居民自然而然的把星巴克作為“想找個地方聚聚/坐坐/聊聊“時的選擇,門市的工作人員除了認得熟客的面孔與記得他們愛喝的飲料之外,也都會稍微問候一下客人的近況。常看到門口拴著幾隻大狗,或是停著一輛哈雷重車,就知道“某某客人又在裡面喝咖啡了“,雖然彼此也許不認識,但知道大家都住附近,也共聚在這間門市。

 

也許對其他人來說這不過是一家連鎖咖啡店的某一間門市歇業了,對我來說卻是一件相當不捨的事。因為這家星巴克之於我,既是客廳、又是書房。習慣假日約好友在這裡吃早餐邊看看剛買的攝影雜誌或是試試相機、習慣與女友約在這裡各看各帶的書、習慣帶部Notebook在這裡寫東西或是工作…,不知不覺的,也在這裡廝混了六七年。而在今天之後,我必須找到另外的方式去安排這些生活中的場景與環節,也可以這麼說,我的生活也因此會有了一些不同。

 

前天與昨天我人在台中與高雄出差,原本預計抵達台北已經晚上十一點半。本來以為沒機會看看這間店的最後一眼,幸好在改換高鐵班次之後,提早了一個半小時抵達。一出車站我馬上趕回來打算喝杯咖啡當作是道別,可惜的是今天提早在傍晚就結束營業,不過工作人員隔著玻璃門認出我來,邀我進去和他們一起吃點東西,聊一聊。過了不久另一位經常看到的熟客民歌手 施孝榮 先生也在門外探望,目的與我類似,也是過來看看這家門市最後一眼。

 

“我還在想會不會還有轉圜的餘地呢...“施孝榮說。

 

“我們努力跟房東磋商,不過房東還是決定要收回,真是不好意思我們的努力沒有效...“店長說。

 

另一位年輕的熟客似乎從傍晚的告別Party就一直留下來,接口說“我每天都來呢,以前是跟女友一起,現在多半是自己來...“

 

每個常來這裡的人,也許都有自己的目的、習慣、故事、記憶,這也許算是“生命“的某種成份、某段過程。有句法國諺語說“告別,就像死去一點點“,隨著我們跟某些人或事說再見,我們生命中的某些部份也隨著這句道別而逝去了。對我來說,也許這家咖啡館的歇業,也意味著我生命中的某些東西隨著一去不返。剩下的只有不太可靠的記憶,以及殘存的影像記錄吧?

 

隨手挑了一些之前鏡頭所記錄的星巴克成功門市,拍的時候我從沒有想到,有一天這些照片,會變成我生命中某段時光存在的證明。

 

後記:後來經過成功門市發現招牌與內裝都已經拆掉了,不過不想拍下那副模樣,只想把記憶凝結在她結束的剎那...

 



 


 


 


 


 


 


 


 


 


 


 


 


 


 


 


Share
Tweet
Pin
Share
120 意見

 

經常上拍賣逛逛,通常可以撿到好貨。今天要介紹的這一部Fujifilm Silvi f2.8 Black 就是無意間發現的好東西。

 

相信喜歡玩輕便相機的玩家應該都對Fujifilm 的Natura 系列輕便相機相當熟悉。無論是最早的Natura S,限量版本Natura Black,以及之後推出的變焦版本Natura Classica 或是Natura NS,都是很受輕便相機迷推崇的好相機。甚至在Natura Black 與Natura S 相繼停產之後,拍賣上的價格還飆升到接近兩倍。雖然我認為因為停產而導致搶手甚至價格飆漲是一種迷思(因為已經高的有點離譜),不過也可以證明Fujifilm 的輕便相機的確是有他獨到之處。

 

而Fujifilm Silvi 系列也是Fujifilm 輕便相機中重要的一系,前後出過各種不同變焦焦段的五、六種版本。Fijifilm Silvi F2.8 是其中相對較廣角的版本,變焦焦段為24mm~ 50mm,可以說是相當適合隨拍系玩家漫步、旅行隨手拍攝的一部相機。

 

Fijifilm Silvi F2.8 是2002年12月推出,搭載Fujinon Super EBC zoom 24mm ~ 50mm 鏡頭,支援ISO 50~ISO 3200 的底片。隔年(2003) 的9月為了慶祝Fijifilm Silvi F2.8 獲得2002~20023歐洲TIPA 輕便相機獎項,Fujifilm 推出了限量5000台的Fijifilm Silvi F2.8 Black。除了機體改為黑色之外,也增加了曝光補正EV +-2功能。而在2007年5月,Fujifilm 宣佈停止生產Fijifilm Silvi F2.8,因此要買這部相機的話,只能在網拍上碰碰運氣了。

 

若與目前Fujifilm 現役的變焦機Natura Classica 比較,Fijifilm Silvi F2.8在規格與功能有幾點與Natura Classica 不同:

 

  1.搭載24mm~ 50mm F2.8廣角鏡頭(Natura Classica 為28mm~ 56mm )

  2.自拍功能,按下機身上方自拍鍵,其對焦距離自動設定為45cm~ 85cm

  3.具有雙快門按鈕(分別在機身上方左、右兩側,方便左撇子或自拍使用)

 

 

試拍了一捲,機背的液晶顯示幕操作方式與Natura非常相似。但覺得在觀景窗的構圖視野上Silvi F2.8比起Natura 易看得多。更棒的是,入手這部限量且停產的Fijifilm Silvi F2.8比起Natura 都還便宜了一截,真的算是物有所值。在我自己玩相機的經驗裡發現,與其花大錢競逐人人口中的“銘機“,不如多觀察拍賣上的商品,再花些時間做點功課,反而可以有不少驚喜。

 

Fujifilm Silvi F2.8官方網頁資訊

看看Fujifilm Silvi F2.8的拍攝效果

 



 


 


 


 


 


 


 


 



 


 

===================  廣告時間  ===================




除了可以在這裡看我的玩物志之外,
也歡迎您看看我的書「愛上老相機」

點此-博客來網路書店「愛上老相機」
Share
Tweet
Pin
Share
35 意見

 

  

在完成了「大黃蜂 BUMBLEBEE」的塗裝改造之後,其實一直希望下一個有機會可以做我最喜歡的角色「柯博文 Optimus Prime 」。不過「柯博文 Optimus Prime 」並沒有推出像大黃蜂那樣的固定姿勢版,而變形版本為了遷就變形的設計,線條與比例通常不優,因此這個想法也只好一直擱置。

 

一直到有一次逛玩具反斗城時發現了「柯博文 Optimus Prime 」的非變形可動玩偶,雖然無法變形,但是造型、比例都比較接近電影裡“柯博文“的英姿,當然二話不說就入手了。

 

由於這一款柯博文的大小比較迷你(大約13cm高﹚,因此精細度又稍微差了一些,不過我仍然使用上次製作“大黃蜂“時的方式,結合“洗塗法“與“乾掃法“,試著讓整體質感變得比較擬真。大概花了四個小時不到就完成,同樣是邊看HBO邊做的。

 

老弟告訴我看到拍賣上有一兩位玩家也提供“變形金剛“公仔塗裝服務,不過都要收兩、三千元(不含模型,純塗裝工資﹚,而且問與答中看到不少人在詢問,顯然是有市場需求的(不過說起來,以看到的照片來說,加工幅度不大﹚。害我也手癢想去拍賣上刊登一下代客塗裝,價格當然是不必收那麼貴啦。只不過想想自己都忙到快被鬼抓走了,哪有時間接Case?還是作罷。




 


 


 

不能免俗的又用小畫家改了一張“紅外線瞄準鎖定“圖

 


 

改造前,塑膠感比較重,感覺很“玩具“味

Share
Tweet
Pin
Share
14 意見

 

 

昨天在戲院等著看電影的空檔看到電影「權力風暴 Lions for Lambs」的預告,其中一句對白讓我想了好一會:“這個國家正在崩壞當中,問題不在於誰挑起這一切,而是我們,因為我們袖手旁觀。」

 

我想起我很喜歡的一部漫畫《沈默的艦隊》裡面有一段情節是,在聯合國開會討論“宣佈獨立“的核能潛艦大和號艦長海江田所提出由聯合國(世界政府)組織獨立核能潛艦艦隊“Silent Service“在深海中扮演監督世界各國不敢輕啟戰端的制衡力的這項構想。而跨國媒體ACN(影射CNN)透過世界各地的分社與合作媒體以“即時轉播電話投票“的方式讓全世界的民眾表達看法。我不禁想,在這部作品寫成的年代,作者只能以“電話投票“的方式去表達人民在既有的體制之外另一個表達意見的可能形式,而在今天也許這個表達意見的工具已經更強大更開放,就是網際網路。而表現的形式也可以更豐富更多元,因為我們已經可以運用部落格,透過文字、照片、聲音甚至影片,去記錄、傳達某些事實與觀點。

 

假如現在的政治與社會新聞已經讓人麻木或看不下去。在選擇轉台、關電視、咒罵的同時,我們還可以作什麼、及該作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但也讓我自己覺得汗顏--其實我們該作的就是親身參與。

 

參與什麼?如果我們也只是運用部落格作與媒體類似的事—不負責任的批評、謾罵,情緒化的激化衝突,斷章取義,那麼這些事留給媒體繼續作就好了,不需要浪費我們自己的時間。假如真心的把部落格視為一個可以傳達與溝通的工具,那麼回歸到溝通的本質—達到互相理解甚至產生影響與改變。那麼運用發洩性、情緒化、缺乏禮貌的文字,也許除了表達情緒之外,其他能達到的效果應該很有限。

 

我經常在思考寫這樣的一個部落格除了作為我私人的感想或心得記載的方式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與目的?但是又覺得自己在時間與精力的限制下能作的不多,所以雖然經常在想但也並沒有做太多的改變。不過在昨天看到那段預告時,又再度的讓我想了這件事。我的結論是,我不希望在五年、十年之後,回顧此刻,我發現我對於我所居住的土地所發生的轉折,只是單純的袖手旁觀。我希望未來回顧此時,我實際的盡我一己棉力,做了些什麼。也許接下來會試著透過這個blog寫些東西,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明年是台灣另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總統大選。也許我們都該好好想想,除了簡單的用一票選出某個人擔任接下來四年總統之外,在這段過程裡,我們都還可以作些什麼?唯有真正的用我們自己的判斷與力量去作某些事,我們才可以真正有機會主導我們自己的命運,而不是把它寄託在某個人、某個黨、某個政府身上。

 

因為,對於我們自己的命運,我們沒有藉口袖手旁觀。


 

Share
Tweet
Pin
Share
26 意見

 

在期待了很久之後,今天決定今年還是不參加「第三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了,主要是對於這個活動有更高的期許,因此暫時選擇不報名。

 

事實上,前兩屆我都以不同的形式參與了這個活動(第一屆是報名參加,第二屆則協助擔任初審),甚至也都積極勸一些朋友報名。這次不報名的原因並不是對這個活動有什麼意見或是不滿。事實上,我覺得有這樣的一個活動是好的,畢竟對於部落客來說,能夠多一些實質的鼓勵(獎金)與交流的機會是不錯的。不過個人覺得唯一有點美中不足的是,「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在分類上似乎太過粗略,因此會讓我覺得此獎立意雖佳,但是並無法讓所謂“比賽“在一個足夠嚴謹與公平的基礎上進行,怎麼說呢?

 

「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分類獎項共分八大主題,分別為生命記錄、生活品味、幽默趣味、訊息/觀點、商業應用、公益應用、社群經營、教育應用等。以第二屆為例,總共有2,757 個部落格報名。我印象(由於查不到確切數字,只能憑去年協助初審時的記憶)裡「生命記錄」類有超過800 個部落格報名,而「生活品味」類也有超過700 個部落格報名。換言之,有一半以上的報名者集中在八個分類中的二個分類中。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認為參賽者應該平均分配在各類別中(事實上既不可能也不合理),但是去年的這個現象,顯現出華文部落格寫作的某種現況,因此主辦單位應該思考的是,這樣的現象是否應該運用獎項分類更加細緻的方式予以適當的“分流“?

 

再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擁有最多報名者的分類獎項主辦單位在報名辦法中的說明—「生命記錄」類:記錄個人或他人之生命體驗、成長故事、學習經驗,能夠觸動讀者帶來感動,使其感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並能反映現實,對社會有啟發作用。「生活品味」類:記錄各種生活相關的資訊,鼓勵分享實際生活知識、技術與經驗,提升讀者對生活的感受度,開創美好的可能性,如美食、旅遊、音樂、寵物、美妝、居家…等等。看起來定義似乎還蠻清楚的?那麼就以我的blog 為例,裡面既有收藏老相機的心得、迷上攝影之後逐步發現以往未曾感受的周遭之美的體驗。也有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困惑與省思,以及閱讀與觀影的心得分享,甚至還有部份小說創作。請問這樣的一個部落格,到底算是「生命記錄」(因為有生命體驗與學習故事),還是算「生活品味」(因為也有嗜好與興趣的技術與經驗)?

 

去年我在擔任「生活品味」類的初審時,就覺得「生活品味」類可以說是包山包海,報名的bloggor 寫作主題包含美食、音樂、藝術欣賞、設計、旅遊、寫作、閱讀、攝影、繪畫…,在短短十四天左右的時間中我要看完七百多個部落格(平均每天要看五十多個),雖然每個獎項有多名評審擔任初審,但是為了公平起見,每位評審必須看完該項中所有的部落格且評分。評審時除了我個人沒辦法在每個領域中都有足夠的專業來“評“,而即便我樣樣兼能,也很難在這麼多不同的類型中評斷出一個高下。因此我也只能回歸到其“表現力“與“溝通性“上就一個讀者的角度試著評分。而我也可以想像「生命記錄」類的評審其遭遇的難題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每個人對於生命的體悟,除了與個性、成長環境有關,與遭遇的事件也有關,而這又怎麼能夠“評審“?

 

也許你會說,雖然每個類別都只能選出一個得獎部落格與幾個推薦優格,但不表示其他沒有得獎的部落格就“輸“了。這一點我完全同意,比賽的意義並不在“輸贏“,而是參與。但是如果能夠有更精緻的方類方式,我相信對於這項活動的意義—鼓勵辛勤耕耘的部落客,以及促進部落圈交流,其效果應該是更好的。

 

今年到目前為止,報名的人數已經超越去年(目前已經有3,060 個blog 報名),而離報名截止還有八天,相信到報名截止時有機會衝到比去年高出許多的參加人數。希望主辦單位在看到部落格寫作蓬勃發展,以及比賽規模逐年擴大的同時,在明年的獎項分類上,也可以思考這兩年實際的報名情形,而予以適當的細分,相信不但對於參與者來說是更好的安排,對於這項大獎的公信力與權威程度來說,應該也會是正面的效果。

 

我不是什麼“知名部落客“,參加與否對於主辦單位來說應該也無關痛癢,然而身為部落客的一員,我會繼續期待明年的「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能夠調整獎項的分類方式,甚至是把前置期提前,先進行對於獎項或分類的相關討論(這樣也比較有web 2.0時代的參與性不是嗎?﹚,我相信部落客們應該都會很樂意參與,讓這個華文部落圈的活動更完整、更有代表性。

 

至於今年,且就容許我“善意的缺席“吧。

 

(補記: 在這篇文章完成一週之後的此刻我再上去看,目前報名完成的blog已經超過6,000個,比去年多了一倍以上。只能說,願上帝保佑今年的初審評審們)

 

2007「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活動首頁 

http://blogaward.chinatimes.com/2007/index.aspx 

 

 

 

 

Share
Tweet
Pin
Share
25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  11月 2018 (5)
    • ►  10月 2018 (3)
    • ►  9月 2018 (5)
    • ►  8月 2018 (4)
    • ►  7月 2018 (5)
    • ►  1月 2018 (2)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  9月 2014 (1)
    • ►  8月 2014 (2)
    • ►  6月 2014 (1)
    • ►  5月 2014 (1)
    • ►  4月 2014 (1)
    • ►  3月 2014 (4)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  1月 2010 (4)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Sayonara 再見,星巴克內湖成功門市
      • 【玩物志】Natura月光傳奇的前一章--Fujifilm Silvi F2.8 Black
      • [模型] 變形金剛 柯博文 Optimus Prime 13cm Action figure 可動玩...
      • “問題不在誰挑起這一切,而是我們袖手旁觀“
      • 善意的缺席--我對「2007第三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的期許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