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在智慧型手機的拍攝品質越來好、內建特殊效果越來越炫、App後製越來越趣味花俏的情況下,數位相機漸漸已經不再是非重度拍攝者所依賴的器材,畢竟手機一定隨身攜帶,又何必多帶一部消費級數位相機呢?不過生命(廠商)自然會找到出路,可以觀察到數位相機生產商們也努力的嘗試替消費者創造出新的購買理由,一起來看看有沒有打中你呢?

一、姊就是要美美的自拍機

早在一兩年前,可以留意到能夠翻轉螢幕的數位相機固定能吸引一群喜歡自拍且對影像品質有一定要求,不甘於手機拍攝的畫質的女性使用者支持。為了吸引這一群有明確需求的女性消費者,除了拍攝品質之外,讓產品設計迎合其愛美、喜歡卡哇以風格的品味也成為搶占市場的方式之一,以下介紹的數位相機,是不是讓你驚嘆「怎麼有這麼美的數位相機啊!」呢?

自拍神器 Casio TR50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在這個各種數位工具相當普遍的時代,單一工具例如筆電、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的運用對很多人來說也許都已經不是難事,不過因為每個人使用的情境與習慣不同,如何把不同的數位工具的使用情境有效率的「無縫連結」,反而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唯有如此「工具」才不會反而變成「障礙」。而今天要介紹的口袋型七合一行動 NAS (Network Area Storage)– QGenie 正是嘗試提供特定使用情境的使用者解決方案的小工具。

口袋型七合一行動 NAS– QGenie具備哪七種功能: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我想要買一部平板電腦,但是…」這也許是有些朋友在煩惱的問題,因為這幾個問題—

- 我真的需要嗎?
- 如何挑選?
- 有推薦的機型嗎?

為什麼需要一部平板電腦

在智慧型手機已經相當普及,台灣行動上網用戶已經佔網路使用者47.2%的此刻,上網的便利性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生活中越來越不可或缺的需求。不過深究起來「便利性」這件事卻不只是單純靠輕薄隨身的手機來完成而已,螢幕的大小(瀏覽)、操作/輸入的方便性、和個人既有且慣用的數位工具的串接,都可算是「便利性」的延伸標準。

也因此,除了手機(輕巧隨身)與筆記型電腦(習慣,操作與輸入方便)之外,在某些情境下平板電腦提供了另一種「便利性」的選擇—方便上網與瀏覽、觀賞影音與遊戲時更能享受大畫面聲光效果、比起筆記型電腦重量與體積輕巧許多攜帶方便,這也讓平板電腦逐漸取代筆記型電腦的角色,成為個人甚至家庭的主要數位夥伴。如果這些符合你的使用情境,那麼的確可以考慮入手一部。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今年暑假的大片「變形金剛 4」相信很多朋友都看了,姑且不論對於劇情的接受度,這個系列的迷人之處,當然還是打的上天下海、毀天滅地的機器人大戰。特別是每一個男人心裡從小從動畫、漫畫所培養對於機器人的莫名情結,相信不少男性朋友看完電影之後難免會有「也想弄個變形金剛來玩玩的」的心情。



(說起來各位有沒有發現不論是柯博文或是大黃蜂,在第四集裡的造型都流線了不少呢?以前直線與曲線夾雜的機械感這一集則曲線比較多,甚至有偏生化體的感覺)

可惜凡人如你我能夠入手的變形金剛大概就只有玩具或周邊商品了,而玩具為了顧慮到成本與變形機制,外型設計難免有所犧牲,對於比較注重外型的機械愛好者來說,總是一種遺憾。也因此當我有一天不經意在購物網站上看到這兩款由Infothink生產以變形金剛中「主角」柯博文與大黃蜂的頭部為造型的隨身碟時,立即被其線條生動以及細節豐富的設計所吸引,雖然體積不大,但是細緻度與美感都沒有因此打了折扣,二話不說當然立即入手。

本次由Infothink所推出的「變形金剛造型隨身碟」(共四款),特色如下--

* 孩之寶台灣正式授權
* 3D立體造型
* 讀寫時雙眼發出冷藍光效果
* 記憶體防水、防塵,防震
* 隱藏式的USB接頭,美觀耐用,方便收藏
* 台灣設計生產製造

變形金剛4柯博文頭部造型隨身碟(連結)
變形金剛4大黃蜂頭部造型隨身碟(連結)
變形金剛4柯博文手部造型隨身碟(連結)
變形金剛4大黃蜂手部造型隨身碟(連結)






不過對於喜歡做模型的我來說,當然不會只是滿足於量產的商品啦,雖然是不可能幫它做出完整的身體來(如果可以也未免太神了),但是些許加工是免不了的。「重新上色舊化」就是我打的主意。這兩款機械人頭部造型的隨身碟外觀中,雖然柯博文的外觀比較沒有明顯的接合縫隙,但是大黃蜂頭部後方則有一道垂直的明顯接縫,考慮了一下,決定先做無縫處理。

無縫處理的方式並不難,就是使用模型補土填補待其乾燥之後用砂紙打磨即可,唯一要注意的只是要給補土充分乾燥的時間(我都會擺一星期以上)。因為我是要採舊化上色,因此只用了400號砂紙打磨完就上底色了。


使用模型補土與工具做無縫處理



仔細的補上模型補土在縫隙中,靜置約一個星期再打磨



打磨之後,縫隙被補土填滿,可以準備上色了


因為希望重現電影中戰鬥後的髒汙質感,因此我採用「乾掃」「洗塗」的方式筆塗舊化。所謂的「乾掃」就是用筆沾了顏料之後用紙巾略微吸乾,再輕輕的以斜角度刷塗在造型稜線的邊緣。而「洗塗」則是將調稀了的顏料上在表面在輕輕拭去,把顏色留在縫隙裡。都是不需要複雜工具就可以施展的技法。







上完色之後,把隨身碟接上電腦,眼睛一樣可以發光呢,經過改裝之後獨一無二的變形金剛隨身碟用起來真的爽度提昇100%啊!偶而拿出來存個檔案,還可以享受一下旁人的讚嘆,一樂也。






同場推薦:
如果喜歡美系超級英雄,除了這次介紹的變形金剛系列柯博文與大黃蜂隨身碟之外,還可以參考取得漫威(Marvel)授權的「復仇者聯盟」相關製品:

Thor雷神索爾 超值感經典款隨身碟(連結)
Thor雷神索爾 USB3.0迷你極速款隨身碟(連結)
鋼鐵人3造型隨身碟(連結)
Thor雷神索爾 雷神之鎚行動電源(連結)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約莫是1985年(驚!)在我買了第一部電腦的同時,也帶了一些遊戲片回家玩,其中有一個遊戲讓我異常的著迷,叫做「Nobunaga's Ambition」(那時電腦遊戲很多都還是英文版的),玩家要扮演一國的君主,透過培養國力,遠交近攻,設法統一地圖上的版圖。沒錯,這個遊戲就是大名鼎鼎以日本戰國時代為時空背景的「信長之野望」。

後來,不管是超任版或是PSP版都讓我消磨不少時間(真的有玩到統一過),這個遊戲迷人豐富之處在於其中會帶入當時文化中的元素如舉辦「茶會」、賞賜給武將藉以籠絡人心的各色文物,讓玩家在遊戲的同時,也對日本戰國時代的風土有了些基本的認識。慢慢的,隨著日本NHK大河劇(例如今年正在播映的「軍師官兵衛」)以及更多不同的動漫作品,日本戰國時代對我來說不再只是外國的一段歷史,而是一個有喜愛的人物、有讓我激動的戰役、有津津樂道的掌故的鮮活時代。而如果能實際走訪歷史發生的舞台,更是一直想圓的夢想。

在讀了熱血威爾的《沒人帶你玩過的日本:穿越戰國時代的自助旅行》之後,只能說深深的羨慕他啊,因為那些對我來說原本存在於遊戲、動漫畫與戲劇作品中的城池山河,威爾都一一走訪,且娓娓道來歷史的段落以及爭鬥於其間的英雄。甚至還旁徵博引他在戲劇等作品中喜愛的詮釋作品與角色。不論你對日本戰國史已經略有所知,還是完全門外漢,都能在這本書中裡獲得臥遊山水的樂趣。且如果有機會親身走訪,《沒人帶你玩過的日本:穿越戰國時代的自助旅行》也會是您歷史之旅很好的嚮導。

下一次如果再去日本,我很肯定威爾兄的這本書會是我的遊伴,也在此誠摯推薦給您。

《沒人帶你玩過的日本:穿越戰國時代的自助旅行》

作者: 熱血威爾
繪者:沈采宜
出版社:大大創意
出版日期:2014/06/01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假如您是1999, 2000年左右就開始重度使用網路服務,或者根本就是網際網路產業的工作者,也許有時候不免會想到一件事「當年的網路先驅、巨擘們,而今安在哉?」

是啊,雅虎雖然在瀏覽頁次上還算是數一數二,但論起影響力已經無法與後起之秀Google、Facebook比擬。曾經是電子商務典範之一的eBay,如今也少被提起。微軟雖然併購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網路服務,卻則始終不能轉型成一家具網路思維的公司。而問起現在使用者常用的網站或服務,大多是都是這幾年的產物,讓人不禁會疑惑,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他們無法延續過往的榮光,難道是因為網際網路這個產業格外的喜新厭舊?

不過有一家公司,從網際網路產業的萌芽期就開創,到現在仍然廣為使用者愛用,甚至已被公認為目前四家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其他三家分別是Apple, Google, Facebook)之一,這一家公司就是Amazon,亞馬遜網路書店(或者不應該再稱為網路書店了,雖然書仍是他們重要的銷售產品,也感覺已經叫習慣),一家你可以買到從實體到虛擬各種商品的「萬貨之店」。

亞馬遜之所以可以歷經屹立不搖且日漸壯大,由圖書的領域一路發展到無所不賣,甚至挑戰與超越不同領域的零售巨頭如邦諾書店、沃爾瑪、eBay…,在《什麼都能賣—貝佐斯如何締造亞馬遜傳奇》一書中,你會發現答案既困難,又簡單,就是—總是提供給顧客最好的,包括價格、服務、選擇。不論是已經存在的、尚未出現的需求,都設法予以滿足。

從賣實體書、各種類別商品、提供交易平台(不惜與自己的商品競爭)、設置雲端伺服器服務(AWS)、進軍電子書(包括生產Kindle 硬體與建立生態圈),一次又一次的進擊與蛻變,都是因為要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不擇手段的去達成。

是的,不擇手段的,甚至是以對自己、對合作夥伴、對競爭者來說都幾近嚴酷的方式去達到給消費者最便宜的價格以及最佳服務、最高滿意的目標。期間你會看到大環境的變化(網路泡沫、金融海嘯)、競爭態勢的變化(實體零售亦友亦敵、技術與、產業生態圈的發展)、自身能力的變化(由技術弱勢逐漸提升到科技領先),但是貝佐斯不改其志,總是遙瞰著沒有盡頭的遠方似的,冷靜自持的領著這龐大的體系一步一步前進,只要是違背了「給消費者最好的」的聖律的,就會收到他只寫了一個「?」的電子郵件,質問並要求這件事被解決,沒有妥協與藉口。

也許這也就是亞馬遜可以歷經20年仍持續發展的主因之一吧,不過我更願意相信在那背後,貝佐斯不只是一個生意人而已,正如書中引用他發給主管們的一份備忘錄中提到的,他覺得有些公司固然在行業中位居翹楚也被廣泛使用,但是卻「不酷」,他認為酷與不酷的公司之間的差異是—

「粗魯不酷
    強凌弱不酷
    緊迫盯人不酷
    年輕很酷
    冒險很酷
    勝利很酷
    有禮很酷
    擊敗無情的大公司很酷
    發明很酷
    探險家很酷
    征服者不酷
    過度關注競爭者不酷
    給別人權能很酷
    只為公司攫取價值不酷
    領導很酷
    信念很酷
    坦率很酷
    迎合大眾口味不酷
    虛偽不酷
    貨真價實很酷
    遠大的思想很酷
    出乎意料很酷
    傳教士很酷
    傭兵不酷」

也許這些想法也是貝佐斯在征戰二十年之後的反思吧,在《什麼都能賣—貝佐斯如何締造亞馬遜傳奇》中,作者盡可能希望為讀者呈現亞馬遜發展故事的脈絡與全貌,而價值評判與論斷則交給身為讀者的你我。

亞馬遜與貝佐斯的故事仍在延續,此刻也許是個蠻適合來看看這個進行中的傳奇的時刻,推薦給對網路產業或創業有興趣的朋友們。

Share
Tweet
Pin
Share
1 意見


我這輩子的第二份「打工」(17歲)是書店店員,當年在仁愛路圓環旁的新學友書店總店(那個時候,後來的新學友南港總公司還沒蓋好)

除了寒暑假會到倉庫支援參考書出貨之外,我的工作就是和正職與其他工讀生在一樓書區負責看店、幫客人找書、補書、訂書、盤點的工作。可以這麼說,除了我們不是書店老闆之外,做的事跟書店老闆好像也沒太大差別。

當年金石堂書店才剛開始沒多久,即便像是新學友這麼大型的書店也仍然保有老派書店的餘風—店員本身也要稍微懂點書,否則客人一問三不知是很「失格」的。所以,除了喜歡的書因為店員有折扣,就一本一本的搬回家讀之外,我們幾個工讀生常常假日沒事就會到店裡看看書,也順便記記不同的書的位置。當有客人問到某本或某類的書時,如果自己可以一派輕鬆的領他走到正確的書架前把書指出來,那種在同儕間的虛榮坦白說還蠻爽的。加上有時客人只是想找本好看消閒的書,當他聽了你的介紹買了某本書,下次來時誇你介紹得好,要你繼續建議時,也讓人有種品味被肯定的感覺。

而最近在看到夢田文創所企劃製作,由侯季然導演執導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共40支)時,不自覺那段「書店人生」的回憶又浮上心頭。

其中若問我對哪一支最有感覺,我暫時會挑「水準書局」的那一支,原因是,在水準還在八德路光華商場附近營業時就已經是我常去逛的書店,而老闆愛跟客人聊天、喜歡主動推薦書給客人、動不動要你團購「你買10本我送你一本」、讀完不喜歡的書還可以回賣給老闆當做租書的種種特殊作風也讓人印象深刻。而多年後,看到影片裡老闆依舊健談,但黑髮已染成霜白,不免也讓人感受到逝者如斯歲月匆匆。

不多說,推薦「書店裡的影像詩」中的「全國最愛聊天的書店—水準書局」給各位朋友—




目前「書店裡的影像詩」會陸續以每週7支的頻率陸續在「Yahoo!奇摩名人娛樂」播出。如果想要收到相關訊息更新的朋友,也可以加入「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粉絲團。

真的,台灣不是只有誠品書店而已,40家書店,背後有著40位老闆不同的人生故事,誠意推薦您看。

下面是製作單位希望我發表一下心得與推薦,啊,見笑了 :P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很高興在hTC One M8上市前接到他們的邀請,作為體驗其拍攝效果的部落客。

使用一個星期的感覺是,相較於前一代 hTC One (M7),影像品質更上一層樓,而神奇的「調節景深效果」功能(如上圖)相信會讓許多希望突破手機拍攝侷限的攝影者驚訝。

我還是一本我「散步隨手拍」的〝風格〞,拍了一些西門町與雙連、赤峰街街頭巷尾的景致,這些照片也同步於今天開始到4/6在台北香堤大道的hTC One M8 消費者體驗區展出(參觀者在體驗區上傳照片還有機會抽中M8手機)

完整照片集請見我的Flickr 相簿:hTC One M8 隨手拍

以下是挑給現場展出的,獻醜了 :P


放在門口讓等待的客人稍坐片刻的小木凳,凳腳上刻著店主樸素的期待

中午、晚上照顧客人兩餐,下午稍事休息喘一喘

在熙來攘往的路上用無言的方式宣告「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等一下要看哪一部?」或「你愛我嗎?」,在猜想他們間的對話是什麼

註定要一直袖手旁觀的人,感覺表情有些無奈

鞋底壞了、鞋跟斷了、想配副顏色花俏的鞋帶?找他就對了,不分晴雨,為你服務

櫥窗裡的禮服與儀式只是暫時,櫥窗外的扶持與生活才是永久

「你想幹嘛?」,午休被打擾的貓不耐的看著我

透明玻璃帷幕的大廈,但是裡外卻有著無法看穿的隔閡

午後春陽、老友為伴,一路散步閒談,一樂也

在城市裡一群人一起過馬路,有種在參與規模盛大遊行的錯覺

世界就是舞台,你我就是台上的演員,端看在哪一段情節你我交會

「先生,送你一包面紙」,發傳單美眉笑的甜美,牽著女友的少男3 秒尷尬中

大城裡小巷多,有時比大街還熱鬧三分

不知道是什麼訊息讓她不由得因而駐足,就這樣聊了起來

「媽媽,我要買玩具」,對孩子來說,這樣的小店就是百貨公司

音樂產業的變遷,在這個巷口可以看到縮影

合理懷疑是某個覺得房價太貴的藝術家的作品

對外人來說,這樣的小巷弄像是迷宮的入口似的,陌生而排拒

當官員喊著都更都更的時候,總擔心這樣的景致就因此消失了

現代人的等待也許是一種放鬆,因為有人發明了智慧型手機

「西瓜甜不甜?」「你後面有人在偷拍啦」,因為這樣反而大家笑的好自然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你知道台灣總共有多少個鄉鎮嗎?」有一次在邀請許傑分享他的攝影作品與心情的講座上,他一開始就這樣問台下的聽眾。

「答案是368個大小的鄉鎮社區,就算你每天旅行去一個,一年的時間你也走不完,而我從18歲開始旅行這些鄉鎮,至今我22歲已經走過三百多個了」。講這句話的時候是一年多快兩年前。

從拍各地的煙火祭、車站,到不一定有特定的標的純粹就是旅行與拍攝,看著許傑的攝影作品與記錄,就如他說的,在旅行之中希望透過一張照片與幾行文字,找到真實的生命力。

我突然覺得他影像中的台灣,好多地方對我來說是那麼陌生。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我們也許還因為旅行的關係,對台灣之外的地方比起台灣自身更熟悉,也許一去再去、也許對風土民情文史作足功課與研究、甚至認定某個地方就是某種心理上的原鄉。

而台灣呢,反而常因為太過親近了,所以就忽視,不以為意。

如果讓你假設你所在的地方不在台灣,或者你就如許傑一般搭上火車,買張到某個小車站的車票,實際挑個你陌生的地方造訪,嘗試著用旅人的眼光來看台灣時,你會發現你看到了你平常意想不到的景色與人。不是那種「台灣普羅旺斯」之類硬要跟其他國家拉上邊的造作,而是純粹屬於台灣,有著台灣自身生命力與脈動--也許強勁、也許緩慢的不同脈動與景致。

《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是許傑實際走訪台灣各地車站的記錄,以旅行攝影師的角度幫讀者整理的一份旅者記事,翻著這本書時,火車時刻表上那些陌生的站名開始有了畫面、有了某種召喚你到訪的引子、有了之前的旅者貼心幫你整理的引導。

就去吧,找某個週末,帶著書和旅行的心情,去搭火車,去看看。

因為台灣不該是你我感覺到如此陌生的地方。



博客來《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專頁

書籍頁:《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

作者: 許傑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4/03/27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這些人怎麼都搞不懂啊?」這兩天看FB動態牆,也許很多人的感想是這句話。

當然,主題應該就是服貿協議。

於是有些人也許就嘗試轉貼自己看到且也相信認同的資訊,有些人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有些人索性就「戰」了,因為要想辦法撥亂反正。

所以反對的有懶人包,支持的也有懶人包
所以有人說「OOO們是暴民」,也有人說「OOO們甘做順民」
所以有人說「只要支持的,我就刪好友」,同樣有人說「反對的,好友解除!」

但是,議題真的這麼簡單嗎?只要意見不同,陣營不同的,應該就是「混蛋」或「笨蛋」?

「反對服貿協議」「反對黑箱作業通過服貿協議(但未必反對協議)」「支持服貿協議(此時此版本)」「支持服貿協議,但版本再議」,是否和「反對核電」與「反對不安全的核四(但未必反核電)」「支持核電」「不得已支持核電」似曾相似?

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影響與取捨、政府的準備與配套、民主程序有無瑕疵...不同的人在意其中不同的部份,但是卻被簡單化約成「贊成」與「反對」、「對」與「錯」的對決,是太簡化的思維。

重點是:如此一來讓政府只需要堅守自己要作的那件事,其他就模糊化,讓人民自己爭吵批鬥,還可以說「這就是民主」,這是我此刻最大的感慨。

民主,不只是各說各話數人頭而已。

核四、服貿協議以致於未來更多更多與台灣你我有關的議題,如果不能在溝通與信任的基礎下被討論,那麼只是重演過往族群撕裂的老戲,而且不只是藍綠分,更是分化成不同的小族群,反而讓專制獨裁有機可趁。

記得有一部電影「白宮夜未眠」,裡面的美國總統(男主角)在新聞發佈時這樣對人民說「「民主本非一蹴可及。若要享受言論自由,就得忍受與你意見相左的政敵,在台上鼓吹你終生反對的政見。若美國是自由國土,她的象徵不只是一面國旗,她的象徵該是讓國民在示威中有燃燒國旗的權力。請在課堂中傳授並維護這自由,然後才能大聲歌頌自由國土」」「我將提出一份全面管制槍枝的法案,而且,我有挨家挨戶去說服民眾接受繳出槍枝的決心」(雖然是電影,所以誇張了)(影片連結)

我們不必挨家挨戶的去溝通我們相信的理念,但是先相信,雖然他們看起來搞不懂,但是那不是誰的錯,而只是一個可以,且需要透過溝通去解決與達成多數共識的問題。

要有這樣的信任,不管是對於人們,或是解決問題的可能。

如果我們不相信這個,那你還想要相信什麼?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相關介紹:

小米3部落客小聚  快速動手玩 -- 鄭蛋蛋的3C評測站
發燒傳奇能否繼續?小米三動手玩(完整評測)--鄭蛋蛋的3C評測站
[體驗會] 小米3快速體驗記錄 -- 科技新柚
高規格低售價,CP值破表的小米3正式登台-- AppGuru
新小米旗艦 - 小米三WCDMA版開箱(圖多)--站長廖阿輝的資訊碎碎念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高科技產品因為其價格高昂,廠商對於經營產品信任、偏好與品牌所需要的宣傳預算與時間投資總是少不了。但去年台灣的手機市場,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小米手機從與遠傳電信的獨家合作小米2開始,一年的時間,歷經小米2、紅米手機到2/21開始網路限量預購的小米3(由遠傳電信與中華電信、小米官網共同銷售),小米在並沒有太多的媒體推廣動作(主要是與遠傳電信的綁約資費與宣傳配合,以及網路社群的討論)的情況下,成功搶占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一席之地。上個星期和朋友閒談,他說連他平素對於智慧型手機覺得「貴森森」又複雜的六十歲老父親都主動跟他提起「啊最近那個紅米手機我朋友用了說不錯,我也辦一支好嗎?」,由此可見一斑。

因為小米3在中國的受歡迎,雖然2013年9月5日發表,但仍以中國上市為主。其他地區如台、港自然也不可能在前幾波的銷售。一直到半年後的此刻,小米3才得以在台灣與消費者見面。

到底小米手機的魅力如何?純粹只是因為「飢餓行銷」的炒作造成的嗎?我個人在自己買了小米2與試用了小米3之後倒不這麼認為。因為如果沒有引發飢餓的吸引力,即便要故意以產量不足去吊消費者胃口也是吊不起來(不然你請其他廠商也儘管試試看)。相較其他品牌的旗艦級手機,小米除了常被提及的吸引力--C/P值高之外(價格約僅為同等級他牌手機的六七成),小米嘗試在「軟體面」--包括使用介面(MIUI)、與社群溝通之後的持續調整(作業系統)以及生態系佈建,讓每一項產品能夠在看似單純的產品線(手機只有兩三款,加上其他的網通設備與配件)下發揮大的乘數效果。這個效應在台灣尚不顯著(因為尚未全產品到齊,也尚需本地策略夥伴),但是值得觀察。相對來說,台灣的各大手機品牌(手機生產商以及電信系統業者貼牌)並不乏中低價位的好產品,但是在品牌、整體策略、產品軟硬體設計上都缺乏策略或只淪為配角,是相當令人遺憾的。

因為在遠傳服務的關係,有幸在邀請部落客做體驗小米3體驗的同時把玩了一下小米3,以下是一些簡單的整理,提供給對於這款手機有興趣的朋友們一併參考:

一、性能功能的特色整理

把小米官網上的介紹彙整了一下,可以看看這次小米3在性能功能上有怎麼樣的突破(請看下方投影片)。附帶一提,專業評測軟體安兔兔所發佈的「安兔兔2013年度手機性能排行榜」,小米3名列第七名。



小米3簡介 from Charles Lee

二、一些貼心好用的小設計

1. 雙燈泡超亮補光燈:你知道「手電筒」是台灣人在手機中安裝App佔有率的第8名嗎(資料來源:資策會)小米3多放了一顆LED,亮度硬是高一些,不管是拍照補光或者停電照明都是。



2. 不需要額外下載,系統就內建好維護安全與效能的小工具,可以省下Android新手一些研究的時間

 


3. 也試驗了一下「濕手操作觸控螢幕」,但發現…大家...(請看影片,第一支是小米3,第二支是小米2,第三支是Z1,最後是iPhone5)



4. 拍照時可切換到「專家模式」,手動調整的選項讓拍攝更隨心所欲

感光度與快門時間可手動設定

小米3 實際拍攝效果


5. 有眾多桌布與icon主題可供選擇下載套用

 
  
6. 直接與顧客和社群溝通:除了經營社群媒體(如粉絲團)之外,小米手機也內建了客服意見直接反應的介面,直接可以傳送建議或抱怨--

 


三、針對台灣的在地化

在「瀏覽器」裡你會發現台灣網友常用的一些連結都已經做了專屬的入口--

  


四、尺寸實際比一比

通常中低階手機在厚薄與手感難免略遜一籌,不過小米3與Sony Z1有相同的大小厚薄而稍輕,握起來感覺還不錯。不過大螢幕單手操作難免小小吃力,此題難解。

與小米2 比較

單手操作,角落會有難及之"觸"


厚度與Sony Z1接近,較iPhone 5 略薄一些

也是比較窄框的設計


如果你目前已經擁有其他廠牌的旗艦級智慧手機,那麼你未必需要小米3,但如果你目前還不是智慧型手機用戶,或者從進階機型考慮升級希望得到更好的性能表現(如玩遊戲的爽度),那麼倒是可以考慮。

你問我?我目前使用的是Sony Z1與iPhone 5,不過2/21的預購我也是不斷按重新整理頁面的一員就是了  :P

工商服務時間:
遠傳網路門市從3/3至3/31舉辦「彩虹購物節  折扣翻翻樂」活動,除了玩翻牌遊戲就有機會得到遠傳網路門市的購物金(可於之後消費時使用),分享活動訊息到FB還有機會抽紅米手機,請往活動網址



(利益衝突披露:作者(就是我)於遠傳電信之關係企業時間軸科技任職,本文撰寫並無收受任何實質報酬)

Share
Tweet
Pin
Share
3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  11月 2018 (5)
    • ►  10月 2018 (3)
    • ►  9月 2018 (5)
    • ►  8月 2018 (4)
    • ►  7月 2018 (5)
    • ►  1月 2018 (2)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品物誌] 輕便數位相機2014特色回顧
    • ►  9月 2014 (1)
      • 建立個人雲端儲存與檔案分享的好工具--口袋型七合一行動 NAS – QGenie
    • ►  8月 2014 (2)
      • 兼具性能與美形的Android 平板電腦雙璧-- Samsung Galaxy Tab S 10.5...
      • [3C小玩物] 辦公桌上的變形金剛: Infothink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4 ...
    • ►  6月 2014 (1)
      • 發現另一種探尋日本的方式--熱血威爾《沒人帶你玩過的日本:穿越戰國時代的自助旅行》
    • ►  5月 2014 (1)
      • 不擇手段,只以滿足消費者為先的萬貨之店--《什麼都能賣—貝佐斯如何締造亞馬遜傳奇》讀後小記
    • ►  4月 2014 (1)
      • 書店人生--夢田文創「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系列推薦
    • ►  3月 2014 (4)
      • [拍照不必在他方] hTC One M8 隨手拍拍
      • 台灣,不該是你我感覺那麼陌生的地方 -- 《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新書推薦
      • "他們怎麼都搞不懂?" -- 從服貿協議,談民主與信任
      • [玩物志] 挾前勢再度襲台的小米手機 3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  1月 2010 (4)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