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即日起,這裡將不再更新,以後老查的新文章就會在這裡

新的bestguy通信(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bestguy

另外,新成立的影音頻道「老查 old school」:

老查Old School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ldchaoldschool 
老查Old School 的YouTube頻道訂閱 https://bit.ly/2PdRXgs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無論是經營製造、零售,或者是電子商務,如何開拓市場與成功銷售一直是根本的難題。《創造價值的技術:個人創業、網路開拓客群,5個神乎其技的行銷技巧,讓你的顧客掏心也掏腰包 》這本書要談的就是,如何為既有的商品或服務額外創造出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價值的五種方法。

作者藤村正宏以「體驗行銷」的概念,為一般商業設施與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另外也針對經營者,在札日本各地開設「體驗行銷實踐班」研習講座,幾乎場場都搶手甚至出現候補。至今已有八百多家企業的經營者參與,也在各自領域中交出亮眼的銷售成績。另外一年也舉辦超過上百場的演講與講座。

我自己在閱讀這本書時,覺得其觀念蠻適合行銷資源不多的中小企業參考,我經常在一些場合被問到的「到底社群行銷要如何執行與發揮效果?」這類的疑問,本書也提供了蠻好的觀點與案例。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人生的幸福感曲線呈U字型,50歲的時候應該走到U型的底部,之後就會逐漸反轉。在那個當下所感受到的不安、迷惑、挫折,在之後的生涯將會漸漸反轉,但當你處在其中時,也許渾然不覺轉機將至。在面臨像是死胡同的關鍵十字路口,要勇進,還是勇退?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假如可以活到80歲,那麼在50歲時也許就是整個工作生涯的中間點(前半段從大學畢業開始,到50歲時約25年。後半段如果健康情況良好的話,也至少可以有20年以上的時間可以工作),但是急劇變化的技術與社經環境,又讓熟齡工作者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變動壓力。像這樣的處境在之前的世界並不存在,更長的人生,但是更不確定的職涯。而設法為自己開闢一段全新的職涯,將是熟齡工作者即將面對的挑戰。

當熟齡工作者決心要開拓另一段職涯時,需要經過一段調適與修正期,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四個必修的功課。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相信很多人看過電影「高年級實習生」(2015年台灣年度票房賣座排名第10)。劇中70歲已經退休的班,因為覺得生活平淡無趣,突發奇想應聘成為女性時尚網站「適衣網」的老年實習生,年輕的茱兒則是「適衣網」的創始人和CEO,以她對時尚的品味以及對顧客的用心,「適衣網」在一年半之內迅速崛起,也讓她面臨了來自工作量與管理上的挑戰。班在茱兒身邊工作,以其豐富的人生歷練與智慧,解決了許多難題,也為為茱兒和同事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並且兩人發展出一段跨越年齡的友誼。

如果細究「高年級實習生」是屬於誰的故事,會發現真正的主人翁也許是茱兒,因為是「茱兒的公司與事業」、「茱兒的人生難題」,以及最後改變了「茱兒的工作與生活」。當一切即將步上新的軌道,班則是請了一天假在公園打太極,暗喻他在故事裡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但如果「高年級實習生」要拍一個「重開機」版本,故事中的班不是70歲而是50歲,你是否覺得他會成為一段屬於他自己全新生涯的主角?本書要探討的就是這樣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Share
Tweet
Pin
Share
3 意見

每年的新年新希望、起心動念而興致勃勃開始的新計畫、覺得想要改變生活而展開的行動…但最後,似乎都虎頭蛇尾收場。《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改善我們「總是沒辦法完成自己訂的目標」這件事。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知名人類文化學家瑪麗・貝特森提出,當人類越來越長壽,意味的並不是老年期延長,而是在老年期之前人生又多了一個「完整的階段」,她把50歲到85歲視為人類全新的機會與人生里程階段,將之稱為「活躍智慧 active wisdom」--身體狀態維持良好,又有豐富的歷練。這個新的階段的生活模式沒有前例可以依循,唯一能確定的是,人類如在這個階段希望能夠善加發揮,除了需要發展出新的心態與生活模式外,也必須仰賴在之前的階段的累積與準備。

《人生的長尾效應 25, 35, 45的生涯落點》一書要探討的是,既然人類一生之中,花在工作的時間比睡眠或是與心愛的人相處的時間還長,可以算是影響生活的幸福品質最深的活動。但是因為外在環境隨著科技的進展,變動越趨巨大與快速,新的職涯革命已經來臨: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我在2010年時就讀了Gary Vee的第一本著作中文版《衝了!熱血玩出大生意》,當時還寫了一篇書介放在部落格裡。之後Gary的另一本著作《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一句話打動1500萬人,成功將流量轉成銷量》中文版出版,則是那段時間我如果有機會開社群行銷或內容行銷的課程時一定會推薦給學員的書。最近出版的《我是GaryVee:網路大神的極致社群操作聖經》可以說是《衝了!熱血玩出大生意》的續篇,書中除了提到許多《衝了!》書裡的例子以及後續的補充外,本書裡有超過20位各個領域網紅的現身說法,其出道的過程也都是因為他們讀了《衝了!》受啟發之後所採取的行動。

Share
Tweet
Pin
Share
1 意見


這是一個有關「父子」的故事。

總是被介紹為「這位是李天祿大師的長子」,高齡87歲的陳錫煌大師一生循著父親的軌跡傳承布袋戲高超技藝,但是在要公開談他對父親的感覺或是有什麼話想對父親說時,也只是在沈默了30秒後,淡淡的說「我沒有什麼話想跟父親說的,我和他也少說話」。相較之下,對著戲曲的守護神田都元帥的神像,大師卻可以叨叨絮絮的談著生活日常,即便神像並不會與他對話。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關鍵行銷:消費心理大師10大黃金行銷課》的讀者:行銷、廣告相關工作者。

昨天看到一位朋友在Facebook寫了一段話「很多教行銷的課程,都只是把一件小事,講得很厲害,做了一堆包裝,但是你去學完之後,最後發現那只是件行銷中的小事」。我想經常閱讀相關書籍或是參與相關課程、研討的朋友,也許都有類似的感觸。

的確,在行銷領域裡,因為涉及的是最複雜的「人」與「行為」,太多的理論、架構、方法、技巧,其中大部分屬於「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但是要說什麼是行銷的「大道」呢?除了行銷學教科書上的大架構外,在開始閱讀本書之後,有種「啊,這個是!」的感覺,原因在於作者亞當費里爾同時具有行銷學與心理學的背景,目前仍具有心理諮商師的資格,但長期在廣告行銷領域發展。有別於一般以「創意」為本的廣告人,亞當費里爾專注於針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與策略。本書從結合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廣告案例實務的基礎出發,歸納出「如何有效改變目標受眾行為」的關鍵因素,將其分成「動機型」與「容易型」(詳見後文解釋)兩大類,10種不同的「行動刺激」,只需要針對產品或服務所處的現況分析,選擇適當的「行動刺激」方式,即可達到引發或改變消費者行為的成果。也許你會懷疑「真的這麼神奇?」當然,只要是有關「人」的是,不會有百分之百的萬靈丹,但讓我整理本書的重點,讓本文的讀者可以了解之所以我會深以為然的原因。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沒定性是種優勢: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的讀者:擔心自己在工作上缺乏穩定性的人,覺得自己還沒找到「命定的工作」的人。

我從二十多歲開始工作以來,每隔兩三年就會換一份工作,甚至不斷的放下自己也許在前一個領域努力發展了一段時間的能力、優勢與成果。中間待過最久的公司是Yahoo!奇摩,前後待了10年,但是原因應該是其間換過四五種不同的職務,也並不是同一類工作持續做。
Share
Tweet
Pin
Share
2 意見


適合讀《不憂鬱,哪算是工作》的讀者:人生優先順序裡工作排在前三名(甚至是第一名)的工作者。

這本書已經出版一段時間了(2013年出版),不過卻一直在我比較常重讀的書單之中,偶而當工作陷入重度憂鬱的時候,隨手翻開幾頁,幫自己沈澱一下。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OKR:源自於英特爾和谷歌的目標管理利器》的讀者:經營者、主管,以及對於組織管理有興趣的人。

會想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有許多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對於企業經營到底是良方還是毒藥的討論,也開始有「要找到替代KPI的管理方式」之類的論調。而OKR(Objectives&Key Results 目標與關鍵成果)是常被提到的另一種管理方式。對於長期在企業內擔任主管,本身也常為達成KPI所苦的我來說,自然想要了解OKR的詳情。但很可惜的是,市面上很難找到以OKR為主題的中文書(我的英文偏偏又不太好),退而求其次,只好從簡體中文出版品著手,好不容易找到這一本《OKR:源自於英特爾和谷歌的目標管理利器》,以下是閱讀之後的整理。
Share
Tweet
Pin
Share
6 意見


適合讀《給力:矽谷有史以來最重要文件 NETFLIX 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的讀者:經營者、人力資源相關工作者,對於人才發展主題有興趣的人。

也許你還不是Netflix的用戶,但你也許聽過Netflix推出的原創影視作品「紙牌屋」。這一個目前已經在全球超過130個地區經營串流媒體服務的平台,在2018年5月25日,市值曾超越媒體帝國迪士尼,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媒體巨頭。(剛剛查到的資料,目前迪士尼市值為$1,679.9億,Netflix則是$1,588.4億)
Share
Tweet
Pin
Share
2 意見

適合讀《超級用戶時代:抓住10%死忠客戶,引爆70%的利潤成長策略》的讀者:經營者、行銷相關專業人士。

不知道各位朋友的生活中是否有一兩樣讓你說起它時就聲調提高、兩眼發亮,願意花許多時間沈浸其中,甚至一擲萬金在所不惜的事物?如果有,你就是本書所描繪的癡迷其中的「超級用戶 Superconsumers」,也相信你對本書的內容會格外心有戚戚焉。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航向藍海》的讀者:經營者,高階經理人,以及有志經營個人品牌的工作者

2005年,《藍海策略》出版,在競爭策略的思考從此多了一種新的思維。「藍海」似乎成為企業突破現況困局的靈丹妙藥。但是實際運用這種策略成功的案例似乎又屈指可數,到底為什麼?十多年後,《航向藍海》的出版,又能帶給苦思突破僵局的經營者與高階經理人什麼樣的協助?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弘兼憲史的男人本味》的讀者:再也不能被叫「男孩」的男人:不論是過了35歲、即將40歲、就要50歲都適合。再老的看來也就不需要讀了。

喜歡日本清酒的朋友應該有留意最近的新聞:7月日本西部發生了嚴重的暴雨災害,導致當時以名酒「獺祭」聞名的山口縣旭酒造工廠內正在發酵的酒因為工廠一度停電,而導致品質沒有達到獺祭的標準。本來因此要被全部銷毀,但後來這批酒還是被救了下來,並與同樣出身於山口縣的知名日本漫畫家——弘兼憲史合作推出聯名限量款「獺祭 島耕作」。這65萬瓶酒銷售所得到的收入會以每賣出一瓶就捐出200日圓的方式,希望幫助災區早日渡過難關。

延伸閱讀:「獺祭 島耕作」聯名酒款開賣720ml只要350台幣?這款酒背後的故事令人感動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越無聊越開竅 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的讀者:覺得自己已經手機成癮的人,以及希望更能夠發揮創造力的人。

你上一次放空什麼都不做是什麼時候?
你上一次拿起手機看FB或IG,收信或玩遊戲是什麼時候?

《越無聊越開竅 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要鼓勵你多多讓自己放空,盡可能讓你的手機遠離你(至少每隔一段時間這麼做)。這是因為作者有反科技傾向嗎?並不是,他曾經用app記錄自己使用手機的真實情況,發現每天他會拿起手機100次,以及平均講70分鐘的電話,也因如此本書作者瑪諾什?佐莫羅迪發現這對他來說已經產生了負面的效應。因而他發起了一個名為「無聊而精彩」的自我挑戰計畫,在一週之內完成七項任務,使自己脫離重度的科技隨身狀態,甚至享受放空與無聊。這項計畫有20,000人參與(75%為女性),作者透過這本書,也邀請你我一起嘗試脫離被行動科技綁架的狀態。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開會就是創新的現場 佐藤可士和打造爆紅商品的秘訣》的讀者:經營者、專案負責人,或是工作中經常需要溝通與開會的人。

上班族朋友一定或多或少都免不了把時間花在開會上,也難免會覺得在工作裡開會像是一種「必要之惡」--花時間,且未必有效率。但是對本書作者日本商業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來說,會議除了是孕育創新的場域,也是產出成果不可或缺的過程。他認為「改善開會品質就能改變工作型態,進而改變公司、改造日本。而你的人生也會跟著改寫。」,所以雖然他的本業是設計,卻特別寫了本主題是「好好開會」的書,分享他的開會之道。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解謎蔦屋 Tsutaya的未來生活提案實驗所》的讀者:對於蔦屋書店的經營模式背後的想法感興趣的人,或是從事企劃相關工作的人。

2011年12月5日,在日本東京代官山的蔦屋書店與周邊的「代官山 T-site」開幕。其特殊的陳設與空間規劃成為許多遊客走訪東京必至的景點。隔年網站Flavorwire.com評選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僅有4家亞洲書店入選,代官山蔦屋書店為日本唯一獲選。有別於一般以書為主要經營業項的思考,代官山蔦屋書店背後的想法是運用書作為「生活提案」的引子,成為與一群最有價值的消費者發生連結的媒介。究竟這是怎樣的思維?《解謎蔦屋 Tsutaya的未來生活提案實驗所》透過作者川島蓉子與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的訪談記錄,嘗試整理出其脈絡。

Share
Tweet
Pin
Share
7 意見


適合讀這本書的讀者:對品牌經營有興趣,想從實作的角度開始了解的人

《從「賣」到「大賣」 水野學的品牌設計講義》並不是一本談行銷或促銷的書,而是由品牌設計的角度談企業應如何打造出讓商品得以大賣的基礎。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這本書的讀者:廣義的創作者(包括文字、影像或任何可以傳達訊息的內容),且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發揮長期影響力的人。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適合讀這本書的讀者:正在思索職涯問題的社會新鮮人,或是覺得自己在生涯發展碰到瓶頸的朋友

在人生最活躍的階段裡,我們每天花在工作以及與工作有關的事(如通勤、進修)的時間也許超過1/2(延伸閱讀:每週72工時的時代來臨了)。好的工作與在工作中獲得成就對很多人來說與人生幸福有相當大的關聯。如果撇開不切實際的機遇與幸運,有什麼方法可以作為在職場生涯依循的原則嗎?也許「從熱情出發」會是你的答案,甚至有許多的成功故事也為這種想法背書。本書《深度職場力》的作者Cal Newport則對「熱情思維」不表認同,甚至說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為什麼呢?

Share
Tweet
Pin
Share
3 意見


手機也要外接鏡頭?今天介紹的SANDMARC專業手機外接鏡頭「0.56X超廣角HD手機鏡頭」,就是我手機近來的新配件。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新的一年開始,總是要回顧跟展望一下。

回想過去這一年,仍然有種事情總是不照計畫走的感覺,年中間因為身心俱疲,一度想休息一下,當時都已經把手邊的錢計畫好,也想好要去學哪些東西上哪些課了,想說至少三個月到半年吧,重新幫自己充電一下,讓人生有些新的轉折。不過還是未能如願,繼續在原本的工作,繼續著上班族的生涯。不過在因故改變計畫的過程裡,也體會了「心轉、意轉、境轉」,影響自己的,通常都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自己用什麼心態去面對。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搬家公吿-要搬去方格子了
    • ►  11月 2018 (5)
      • 缺乏行銷資源怎麼突破?成功創造新價值是開拓客源的關鍵 - 讀《創造價值的技術:個人創業、網路開拓客群...
      • 重新發現熟齡智慧工作者的價值,企業準備好了嗎? -《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讓資深工作者邁入職涯...
      • 你也可以成為「中年級實習生」,開拓全新職涯的四堂課 -《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讓資深工作者邁入...
      • 「以退休來說太年輕,以謀職來說又太老」,50世代面臨的工作環境變化 -《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
      • 你也屬於92%不自覺讓目標半途而廢的人嗎?讀《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克服...
    • ►  10月 2018 (3)
      • 不能「用短跑的方式跑馬拉松」,職涯發展三大階段與三種動力打造工作勝利組 -- 讀《人生的長尾效應 2...
      • 讀《我是GaryVee:網路大神的極致社群操作聖經》小記—以自己熱愛的事物為始,運用社群打造個人品牌
      • 教兒且覆掌中偶,要把金針度與人 - 楊力州導演紀錄片《紅盒子》觀後小感
    • ►  9月 2018 (5)
      • 掌握這10招,讓消費者行為產生你所期望的改變--讀《關鍵行銷:消費心理大師10大黃金行銷課》學會引發...
      • 一心多用、雜而不精可能也是一種超能力--讀《沒定性是種優勢: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看「多重潛...
      • 讀《不憂鬱,哪算是工作》-- 不容許自己膚淺、平庸,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以激發決心的工作美學
      • 除了KPI,你還可以運用OKR提升組織執行力 - 《OKR:源自於英特爾和谷歌的目標管理利器》要點整理
      • 讀《給力:矽谷有史以來最重要文件 NETFLIX 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顛覆既有人才發展與管理...
    • ►  8月 2018 (4)
      • 讀《超級用戶時代:抓住10%死忠客戶,引爆70%的利潤成長策略》- 找到他、理解他、依靠他,發掘極度...
      • 你的對手不是你的對手 -《航向藍海》幫你重新定義競爭,透過為顧客創造新價值開闢全新市場
      • 中年世代思索身為男人的生活哲學-讀《弘兼憲史的男人本味》
      • 讀《越無聊越開竅 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別讓手機成為控制你的遙控器,放空也許更有生產力
    • ►  7月 2018 (5)
      • 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開會就是創新的現場》教你如何有效率開會--「只要和對方開過一次會就立刻能判斷出其...
      • 讀《解謎蔦屋 Tsutaya的未來生活提案實驗所》-當商店成為「生活提案」的媒介,編輯力與企劃力將是...
      • 《從「賣」到「大賣」 水野學的品牌設計講義》教你從設計的角度出發打造強大品牌力
      • 不只成名15分鐘:讀《長銷:內容、定位、行銷、平台,從個人創作到企業經營都要懂的打造經典之道》
      • 在職涯發展裡跟隨熱情是一種迷思?《深度職場力》告訴你樂在工作的四個原則
    • ►  1月 2018 (2)
      • 手機也要外接鏡頭?SANDMARC「0.56X超廣角HD手機鏡頭」實際拍攝
      • 不役於物,始於用心 -- 2018新年雜感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  9月 2014 (1)
    • ►  8月 2014 (2)
    • ►  6月 2014 (1)
    • ►  5月 2014 (1)
    • ►  4月 2014 (1)
    • ►  3月 2014 (4)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  1月 2010 (4)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