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再想這個議題,主要是因為在工作裡我會接觸到許多〝部落格達人〞,而不少朋友也是其他人眼中的達人,甚至不才如我,也有些朋友不嫌棄的幫我冠上了〝相機達人〞的頭銜(雖然我只要聽到就一定會補一句〝我不是什麼達人,我只是愛亂買亂寫〞)。的確不論是媒體或是一般的讀者,已經習慣把〝OO達人〞的稱號冠在專長於某些領域或者持續發表某些主題相關內容的部落客或者個人媒體身上。
(看看iPhone 4的螢幕細緻程度,完全沒有網點)
昨天在寫了「不專業人士Apple iPAD使用經驗分享」之後,有一位朋友在回應裡問我「我是iphone 4跟ipad在做抉擇,兩個都想要但金錢有限,版主你覺得哪個比較值得買呢?」
我想生性愛買東西的我非常能了解這種「預算有限,慾望無窮」的煎熬,因此決定再來一篇「不專業人士的iPhone 4使用經驗分享與建議」(其實只是因為想不到今天要寫什麼 )。
也許你會問「台灣至少有幾萬個使用iPhone 4的不專業人士,我為什麼要讀你的這一篇?」,原因有三— 1. 很有可能你身邊就有人正在用iPhone 4(就像敝部門已經有超過1/2的同事已經擁有iPhone 4),你也已經聽他說過iPhone 4有多好了,但是你基於某些原因(例如忌妒他、覺得他在吹噓、不好意思在他面前問太淺的問題...等)想看看其他人怎麼說 。 2. 他們沒時間、沒意願、沒想過要寫這樣的一篇文章。 3. 既然你都已經因為搜尋、朋友轉推、認識我、不小心點到...等種種原因看到這了,花點時間讀完不會怎麼樣的。
同樣的,如同上一篇的提醒,若您要看的是專業的iPhone 4評鑑或資訊,建議您立即改用搜尋iPhone 4的方式瀏覽在癮科技、T客邦、Mobile01等由專業人士撰寫的專業評鑑或開箱文,本文將不會包含任何專業資訊如iPhon 4 使用哪顆CPU 或內建多少M 的記憶體等資訊。另外因為本文作者數學不太好,因此亦不會提供您到底用什麼樣的資費買或哪一家系統業者的方案比較划算等建議。
1. 到底該先買iPhone 4 或 iPAD?
為了答謝目前唯一一位在上一篇文章留言給我的朋友所以我決定先答這個問題,我建議您先買iPhone 4,原因是基於三點—
A. 由效益的考量來說,花一筆錢買的設備可以運用的頻率或時間越長,表示C/P值越高,那麼可以隨身攜帶的iPhone 4 絕對比iPAD 運用到的範圍與機率來的廣泛
B. iPhone 4 的螢幕細緻度真的很讚(見上圖),既然已經要花這筆錢了,一定要體驗一下
C. 據估計超過70%(強調一下此為不專業人士的估計)你在iPAD上可以做的事在iPhone 4 上也可以做。但是注意!一些你可以在iPhone 4 上作的很重要的事(例如偷拍捷運上坐在你對面的正妹或是視訊對話)在iPAD上卻不能做。
2. 現在使用傳統手機還不是iPhone的使用者,該換iPhone 4嗎?
歡迎來到21世紀,是該進入到隨時隨地行動上網的時代了,就算是從使用iPhone 查地圖、看美食介紹、看電影時刻表開始,你會慢慢發現原來隨時可以上網瀏覽原來是這麼方便。
3. 已經在使用iPhone 3G,該換iPhone 4 嗎?
絕對該換!你就可以不必再為開網頁的速度太慢或是執行app卻因為記憶體不足而跳掉等原因生悶氣,有什麼比維持開朗的心情避免常常喃喃自語罵髒話還值得你花點錢的呢?
4. 目前在使用iPhone 3Gs,該換iPhone 4 嗎?
可以考慮,基本上iPhone 3Gs 用起來已經很順了,但是衝著iPhone 4 的「視網膜螢幕 (Retina display)」(效果請見上圖),還是有換的誘因(而我不會說〝視訊通話 Facetime〞是個誘因,因為對某些人來說也許不希望老婆或女友、老闆隨時用視訊查勤),此外,現在iPhone 3Gs 的二手價格還不錯,趁價格好把iPhone 3Gs 賣掉還可以回收一筆換機基金,過陣子就難說了。
5. 有在考慮要買Android Phone或是iPhone 4,該選哪一個呢?
我有個朋友這麼比喻「Android Phone 是給工程師用的手機,iPhone 是給人用的手機」,說真的,你何必讓自己陷入為將來手機支不支援Android 版本升級等瑣事而煩心的情境呢?要記得我們是3C不專業人士,要和任何有可能會逼迫我們成為3C專業人士的事物(例如要持續留意版本升級資訊或關注支不支援升級之類)勇敢說不。
6. 買了iPhone 4之後,我需要買保護殼或包膜嗎?
就個人使用經驗,iPhone 4 螢幕與背殼的防指紋與防刮做的還不錯,我個人不會建議是否一定要用保護殼(視您的財力與美學眼光而定),但建議如果要貼保護膜一定要用透光性好且防指紋效果佳的優質保護膜,否則還是別貼算了。
7. 有哪些app應該要下載?
應用程式何其多(超過100,000種),就不專業人士的意見,我覺得四個領域的app可以讓你的iPhone 4發揮極大的價值
A. 拍照與影像處理—當現在簡單的影像處理功能已經變成數位相機可以賣更貴的價格的賣點之一時,千萬不要浪費了iPhone 4的此項優勢,而且買部號稱有LOMO效果的簡易型數位相機都要花個四五千塊了。
B. 遊戲—讓你可以把NDSL或PSP賣掉,幫補你花在iPhone上的預算,且iPhone的遊戲免費的很多,付費的價格也不貴(大約是PSP遊戲價格的1/10~1/4)
C. Social相關—不管是Facebook, Twitter, Plurk, MSN或即時通,都是除遊戲另一種打發時間以及和朋友維繫感情的方式
D. GTD (Get Things Done)效率相關—不論是筆記、待辦事項、心智圖…,畢竟iPhone也是Smartphone,讓它幫你更有效率吧!
8. 我應不應該要越獄(Jail Break, JB)?
不需要,請記得這種事情也是3C專業人士才會做的,你並不需要去冒JB 後每次iOS升級都要擔心會不會沒有對應的JB版本或是不小心把機器弄掛了的風險。而JB所獲得的免費裝一堆app(其實大多你用不上)或是把桌面排到滿(不覺得那很醜嗎?)、分享網路訊號給其他Divice(其實你的其他設備也只有Notebook,用傳輸線連就可以)你大多不需要,就維持不專業人士輕鬆使用的風格吧。
9. 幫iPhone 4 打幾分?
8.5分,如果它可以無線分享wifi訊號給Notebook上網再加1分,電池待機時間如果更長一些則可加0.5分。
活在當下,不要再問「下一支OO手機會不會比iPhone 4更好?」這類的問題了,那是專業人士該去煩惱的,不專業人士只需要問「iPhone 4能否符合我現在的需要?」,可以的話就換吧。
(畫面上的圖就是用iPAD手繪的)
看到報導台灣終於要發售Apple iPad了,想想,也從一個不專業人士的角度來寫一下自己使用的心得,也許可以給一些同樣不那麼專業的朋友們參考。所以這篇文章不會跟你談iPAD的CPU有多快或是螢幕解析度之類的專業術語或專業知識,純粹從一個單純把iPAD當成一項工具的角度來聊聊。
若需要專業的資訊與規格、資料的朋友們,我想在癮科技、T客邦、Mobile 01…已經有太多文章或報導可以參考了,此處不贅。
1. iPAD值得買嗎?
我個人認為是值得的,原因有幾個--
A. 可以讓我週末不必下床或是懶在沙發上,就可以在一個大小尚稱合宜的螢幕上看網頁與逛部落格、讀與回email、上facebook 與Twitter、起草投影片、畫心智圖…
B. 可以在小型會議時,很快的打開需要的文件或是照片、網頁給與會的人參考
C. 可以在無聊時,隨處透過iPAD 看我存在電腦裡的日劇或電影,或是讀電子書(我在iPAD裡存了整套的金庸、古龍和黃易)
D. 讓我可以不再使用紙本的待辦單與筆記本作筆記,為環保略盡微薄之力
E. 可以當作隨身的照片瀏覽器,把自己的照片作品隨意帶著走
F. 真的是具有行動力的重量,放在包包裡只比帶本書稍重一些。
G. 待機時間超長,不需要煩電力問題
H. 給小朋友玩,他會玩得很開心,幫助增長親子關係或親戚情誼(萬一若是摔到,ㄟ...)
2. 覺得iPAD有哪些點不夠好?
A. 到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繁體中文版本,需要“越獄“破解後才可以裝,但中文仍不支援藍芽鍵盤(不過這個缺點在11月新版iOS 4.2發表之後即可解決)
B. 如果是wifi 版的iPAD,要解決在外時不一定會有無線網路的連線問題。如果是3G 版iPAD,佔用一個3G門號但又無法把訊號分享給其他行動設備有點惱人(我的解決方式是去辦一個接收3.5G 轉為wifi 訊號發送的行動網卡,可以讓我的iPAD 與Notebook 同時上網)
C. 用指頭書寫與畫圖還是會有手指太粗的感覺,不順暢。(所以我買了觸控筆,用起來還不錯,上圖有)
D. 常用的部落格後台進階編輯器是用Flash 做的,所以還沒辦法用iPAD 寫部落格
E. 在捷運上如果沒座位,單手使用iPAD還是有困難(重量關係),所以我在捷運上還是讀iPhone。
3. 覺得一定要下載哪些類型的程式?
電子書、繪圖程式(不只可以做筆記或者發想用草圖,給家裡的小朋友玩畫畫也不錯)、好用的RSS reader、雲端檔案儲存(可以把常用的檔案都存在雲端,PC 與iPAD 都可共用,我強力推薦Dropbox)、觀看PC內影片的程式(例如Air Video),也可以裝一些遊戲(像是你電視上看到的開車或開飛機都蠻炫的,我則是裝了快打旋風)。另外大推Apple 的Keynote 簡報製作程式,真的很好用。
4. 假如筆電的分數是10分,給iPAD幾分?
8.5分,不過如果新版iOS 支援繁體中文鍵盤輸入的話會加到9.5分,如果可以讓我更新部落格,再加2分(我就不會需要帶筆電了)
與小筆電接近的價格,但我覺得就攜帶性、易用度、趣味性來說,iPAD都比小筆電好,加上多點觸控所提供的手繪與書寫界面,讓不方便使用鍵盤打字的情境(例如搭車時)或者對於不方便打字的人(如老人或小孩)都能方便使用,真的必須說微軟雖然更早提出平板電腦,但Apple才是真正以iPAD定義了平板電腦。
所以,你會想買iPAD嗎?可以在回應欄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看到近來因為選舉將近的一些論戰,把很久之前寫的一些東西改了一下,舊文新發)
我想,如果要說在這個時代,身為“人“的自由與權利發展到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個狀態應該很少人會反對。也因為如此,“人“的自我意識也是人類史上最高漲的一個時期。在文明國家,一個經濟獨立的個人,加上社會制度與法律的人權保障(人身安全、發言的自由、隱私權保障、平等的權利等等),基本上是可以自由而不受控制的自主思考,不受其他人影響的。
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社群平台的興起,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發聲管道—部落格、微網誌,透過網路社群的分享與傳播,要「成一家之言」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想想許多部落客,某一天的一篇文章或一句微網誌上的閒話,就可以影響很多人的想法甚至行為。
但是像這樣的權利與力量,基於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與想法不同的情況下,「尊重」與「節制」就變得重要。
“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有權利自由思考,不受其他人掌控。但是,其他的任何一個人也同樣是。所以要使觀念能夠交流進而達到共識,需要靠的是“溝通“。
所謂的“我慢之心“(註),卻是溝通最大的障礙。不但因為驕慢的態度常讓對方不願接受溝通,同時也限制了我們自己的思考彈性(如果覺得自己永遠都對,怎麼會反省或接受其他的可能性呢﹖)。
這樣的驕慢經常是因為我們把自身放大投射成一個群體。尤其是社群媒體發達的此際,「一呼百諾」經常透過粉絲團或按“讚“、噗浪的回應等形態展現。有多少時候,我們聽到這樣的字眼--“我代表民意“、“我們學生(或其他身分描述)都認為“、“這是人民的聲音“,但是做這樣發言的人,只是在發表他個人的意見,並沒有經過一個精確的程序取得他發言中所宣稱代表的多數人意見的共識,他只是因為透過社群平台得知有其他一些人有與他類似的意見,很自然的就把自己的意見放大為代表了一群人發聲。這樣的自我膨脹,會讓人自以為“我“的發言與意見是比其他人更應該被尊重或信服的,態度自然也不可能謙卑到哪裡去。
我們永遠該要記得一件事:權利與義務、責任永遠是伴隨在一起的。當我們有獨立思考的權利與自由,就必須記得所有的其他人也是。我們希望享有被尊重重視的權利,就必須記得我們也要給其他人尊重。我們希望我們的意見被人重視採納理解,我們就必須更負責任的作好思考與溝通。
在沒有盡到享有權利所伴隨而來的責任時,行使權利,只算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蠻橫,是不值得被尊重的。
去除我慢之心,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反省。這也是身為“人“展現其之所以配享有獨立自主之權利的憑據、“人“的價值也因此而生。
註:「我慢」:源自梵語 tma-m na。謂視「我」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執之「我」而形成驕慢心。成唯識論卷四:「我慢者,謂踞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借這個概念來用,也許跟佛家的原意不盡相同。白話一點的說,叫做“太自我中心“、“自我意識過度膨脹“,“自我感覺異常良好“。
導演大衛林區在他的書《Catching the big Fish》(中譯《大衛林區談創意》中有兩個段落是這樣寫的—
「你看見一棟老建築或一座鏽蝕的橋樑,你看到的是人類和大自然攜手合作。假如你把老建築重新粉刷,這棟建築物就失了魔力。假如它可以自然老化,那麼人建造了它,而大自然妝點了它,這過程相當有機。」
「我不見得喜愛腐屍,但腐屍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質地。你見過腐爛的小動物嗎?我最愛看這些東西,就像我喜歡欣賞樹皮、小蟲、一杯咖啡,或者一塊派的特寫一樣。你靠的很近,那質地美極了。 」
這或者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攝影師包括我愛拍廢墟,也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人喜歡Lomo或懷舊效果的照片,我們都試著在那些影像裡找到某種屬於歲月侵蝕或是質地層次所產生的美。
我經常會想,不知道在動物的眼中,能夠分辨如上所說這種因為歲月和質地所產生的美感嗎?如果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懂得欣賞美的生物,那不是很值得感謝的一件事嗎?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套漫畫《夏子的酒》,描述上班族夏子因為要繼承家業-釀酒,懷著釀出最好的清酒的抱負,回歸故鄉為自己的夢想奮鬥的故事。
今天參加了吉甲地黑狗市集舉辦的「尋好味講座—品嚐南澳無毒自然米」活動,得知三位主講者分別由原本電子業、平面設計…的工作,回歸原鄉以「自然農法」作為努力的方式,想找回人與土地原來的關係,種出最天然、完全不含添加物的稻米的背景時,很自然的想到了《夏子的酒》這部作品。
所謂的「自然農法」指的是種植過程裡完全不施肥、不用農藥,以最自然的方式去耕種。為的是希望種出來的稻米完全沒有人工的添加物。這樣的耕作方式因為沒有肥料的催生,以及可能受到自然的蟲害(例如福壽螺),故同樣一甲地,一般的農法可以種出1,200斤稻米,但是「自然農法」只能種出大約500斤米。加上因為需要農人以人力去解決蟲害與雜草對稻米帶來的影響,因此是相當耗費心力的耕種方式。所以通常需要用「契作」的收購方式—意即不以產出重量計價,而在耕種前談好以議定之以收購特定面積區域的全部產米的做法(意思是種之前談好一個價格買下這一分地的所有產米,不管產量多少都支付該議定金額,這樣農夫就不必因為要增加產米量而去施肥及使用農藥),農人才會願意用這樣的方式代耕。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讓人們食用的米不再含有農藥或化學物質,同時維持土地的潔淨不受人工污染。你可能不知道,當使用慣常農法插完秧後撒除草劑的同時,周邊的溝渠經常也會看到魚類因而死亡。而這些化學物質不能免除的也會殘留在最後產出的稻米中,經年累月的就慢慢留在以米為主食的我們體內。
三位農夫阿江、仕聰、昭中分別分享了他們的理想,以及耕種的甘苦經驗談。從他們的話語裡你可以感受到那股對土地的熱愛與傻勁。阿江拍攝了上萬張的照片,只為了記錄使用「自然農法」是如何讓土地能以最自然無害的方式生長出作物,與證明經過這樣的方式孕育出來的米,絲毫不輸給既撒農藥又大量施肥的米。阿江甚至半開玩笑的說「我都有把這些照片放在網路上,而有興趣關心的人就像是在玩真實版的「開心農場」一樣,可以看到作物的生長過程,也可以看到我們耕作、收割的進度」
阿江他們希望可以慢慢把這個理念讓更多人認同和參與,因為租一甲地的年租是$20,000,只要有更多人租地改以「自然農法」的方式親自耕作或是請當地的農人代耕,以“小地主、大佃農“(每個地主擁有的是產量夠自給自足的土地、但是由當地專業的農人以「自然農法」耕作)、南澳的農田就會慢慢的不再受人工物質的污染。「我們希望這麼作能為台灣保留一片潔淨的土地」阿江說。
現場有人提問這麼吃力不討好的耕種方式,到底三位農夫在累積了這些經驗之後有沒有想到什麼可以加速自然農法推廣的方法時,只見到三個人都只是訥訥的說「我們覺得只要開始做,就有機會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自然的耕種方式,以及人與土地共處的方式,沒有去想太多,就是相信這樣是好的,也希望越來越多人也開始相信及參與。」「我們希望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農人種植的是“食物“,而不是以追求效率、貪圖方便的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 」
有人問到當地農會對此的態度「因為農會的主要業務是賣肥料與農藥,但是我們什麼都不買,他們後來也就很少來關心了」「不過農技博士來看到我們產出的稻子長得很健康豐碩,都不敢相信這是純自然的方式栽種的」阿江說。
開場前我看到現場的南澳自然米包裝上有標了「糙米」、「三分」、「五分」、「七分」的字樣,詢問阿江得到的答案是標示在打掉米糠時保留不同程度的胚芽,營養價值比較高,但是煮食與搭配菜餚也要注意適合的菜色(最好是需要細細咀嚼的食材,可以一起感受咀嚼的口感)。而煮糙米或胚芽米時,注意一杯米搭配1.3杯水來煮會比較好吃。
我想,擁有夢想是美好的,而如果你也認同他們所抱持的「讓人們能夠吃到自然而無害的米」的理想,也不妨給他們一些支持。
延伸閱讀
【黑狗日誌】 初嚐南澳自然米的口感體驗
由南澳自然米與福山的無毒栽植南瓜一起煮成的南瓜粥
南澳自然米的體驗禮盒,裡面有糙米與三分、五分、七分米
前天看到兩則新聞「Google海外避稅 省31億美元」及「Google避稅有方 臉書想跟進」。
仔細看了一下避稅的方式,引述報導中的說法--「Google大鑽稅制漏洞,把海外獲利經由愛爾蘭與荷蘭等國,轉移至百慕達等避稅天堂…Google的收入轉移,牽涉到法律界所熟悉的雙重愛爾蘭(Double Irish)與荷蘭三明治(Dutch Sandwich)的避稅安排,讓它的海外稅率得以大幅下降至2.4%,在全美市值前5大科技公司最低。所謂的雙重愛爾蘭,指的是Google利用愛爾蘭稅法,在當地設立兩家公司,讓獲利可以藉由這兩家公司穿梭進出愛爾蘭,不過為了躲過愛爾蘭12.5%的稅率,在穿梭過程,資金必須暫時停泊在歐盟某個國家(荷蘭),因此有荷蘭三明治綽號的興起。」、「Google在海外營運的國家大多是高稅率國家,平均公司稅率超過20%。美國的公司所得稅率為35%;在Google營收第二大的市場英國,稅率也達28%。」
簡單的說,就是以成立紙上公司的方式轉移收入,讓原本要繳28%~35%的稅,成功的降到2.4%。
我看了這二則新聞第一個疑問是「顯然避稅仍被Google認定在Don’t be evil(不為惡)的範圍內」
在這裡稍微說明一下,Don’t be evil 是Google非正式的企業口號,由創始人保羅·布克海特(Paul Buchheit)和阿米特·帕特爾(Amit Patel)在一次會議中提出。也成為Google 最為人稱頌的企業文化。(你只要搜尋Don't be evil,就會發現幾乎已經成為Google的代名詞)
當我在Twitter和Facebook上提出這個疑問之後,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朋友覺得「Google並沒有違法」(違法就叫逃稅了)「避稅等於是幫股東多賺錢,是好事」「要看繳稅繳給什麼樣的政府」(那我買東西時看老闆惹人厭,可以不付帳嗎?),但也有朋友說「google是這新興產業的龍頭, 該展現更多"社會責任". 就像他們在股東會或公開演講, 或日前表態中國立場時, 常常義正詞嚴宣稱公司對社會、對世界、對人類的願景, 或宣傳自己在公益的努力, 但同時又利用愛爾蘭荷蘭或避稅天堂的管道, 節省了數字這麼高的稅額, 的確有些矛盾」
我個人的看法是,當一個人或一家企業喊出了Don’t be evil 這樣的口號時,除了因此得到眾人的肯定,但同樣的也需要擔起這句口號背後的責任那才公平。喊出來的話不管它稱之為原則、座右銘、企業文化、企業標語、口號…,既然喊出來了,就是承諾,就是對自我的期許(所以老查不敢喊出來,雖然我仍會盡力去做到)。而「不違法」與「不為惡」我想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尺度,而善惡應該凌駕於法律之上。
你要問我怎麼判斷這件事?我想很簡單,只要Google的創辦人和執行長覺得他可以向一個十歲的小孩解釋為什麼大多數公司和個人在賺了這麼大筆錢之後必須要繳大筆稅給政府但Google卻不用繳那麼多時可以理直氣壯毫不心虛,而十歲的孩子聽了也覺得那是公平的,我認為那就算是符合「Don’t be evil不為惡」的標準。
你覺得呢?
自我揭露: 我想常看這個部落格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在Yahoo!奇摩服務,但上述言論與我的工作與公司無關,純屬個人議論。
喜歡用iPhone拍照的朋友應該在iPhone裡裝了不少影像處理程式,但是今天要介紹的Instagram,除了是不錯的影像處理程式之外,並且兼具了「行動照片分享社群」的性質。
Instagram除了可以即時處理拍攝的照片或是既存在iPhone裡的照片,包括底片效果、LOMO效果、黑白效果、老相片褪色效果、相機漏光效果…之外,使用的方式很簡單,拍攝(或挑選既有照片)、挑選效果、命名或加上地點位置資訊及決定要不要分享出去、上傳並儲存處理好的照片,輕鬆幾步驟搞定。
挑選照片後選取範圍 挑選特殊效果
除了可以上傳到Instagram的網站之外,你還可以把照片與其他的Instagram用戶分享、加其他user為好友,也可以在其他人分享的照片按「Like」與留下回應。加上可以透過Twitter、Facebook、Foursquare做傳播與分享,也可以同步上傳到Flickr,讓Instagram不只是影像處理程式這麼單純,而成為一個可以隨處拍隨處分享的照片分享社群服務,也讓許多朋友一玩之後就樂此不疲。
以下是一些經過Instagram處理後的照片,可以嘗試為iPhone拍照片增加一些不同的效果與感覺,相信你也會迷上這兼具了趣味性與社交分享的另類拍攝樂趣。
也可以看其他人分享的熱門照片
延伸閱讀: 亂玩Instagram的一點想法 - 西瓜的滋味 Tenz's blog
最後,也分享一些我使用instagram拍攝或處理過的照片
相關連結 iPhone也可以玩Lomo風--iPhone 3G + 影像處理軟體 【Toy Camera】拍攝效果 iPhone也可以玩Lomo風(2)-- iPhone 3G + 影像處理軟體 【Camera Kit 】拍攝效果
今天中午因為辦會員聚會的緣故,到中山北路二段靠近捷運中山站到雙連站之間巷子裡的「Orange 公寓Café」餐敘。
有一陣子沒有到那附近晃盪,因此也還蠻訝異那裡開了不少特色的餐飲或服飾店。正好拿到一本「2010台北設計月」的小冊子,翻了一下,其中「設計角落」的部份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在詹宏志的《城市人》裡讀到的「公司街道」的概念。
「2010台北設計月」裡的「設計角落」提出的概念是把當地商圈裡的數家特色店家,透過由設計師團隊進行外觀的改造與美化,去營造出不同的風格,也有一定程度的整體性。
姑且不論這項計畫的經費來源與合理性(例如市府為什麼選擇這個區域與這些店家來運用經費改造),但是這種〝一條街道上的店家用整合的概念經營,讓分散的個店變成整合的市集,進而吸引消費者與觀光〞的想法,我自己的印象裡像是台中市的精明一街就是很好的例子。事實上也的確可以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比較鮮明的記憶與印象。只是當然也有些不完全算是成功的案例,像是各地常見的「OO老街」市集,太過近似的操作手法與差異不大的店家類型反而淡化甚至喪失了當地獨有的特色,雖然仍然會吸引一些觀光客,但是以印象深刻度與後續回訪的機率相信是低的。
我常會想,如果網路社群由「完全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慢慢發展到「各地也有各地的地方網路社群」,讓雖然地緣上接近但反而不一定有交流的居民們透過線上社群可以有互動和討論甚至激發創意的管道時,對於台灣的地方發展與觀光會不會帶來一些新的發展可能呢?(當然也許這樣的想法有個前提是,各地的上網率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所以也許這只是我這“城市土包子“想當然耳的不切實際想法)
說真的我沒有什麼答案,不過因為長期從事社群平台經營的相關工作,自然會希望網路社群可以讓我們所處的世界變得更好,也許真的可以辦到,只要多一點想法以及開始去實踐。
假如要為你所住的地方規劃出一條「公司街道」,你覺得那會是怎樣的方向與特色呢?
之前在Inside 看到美國一個即將上線的網路服務about.me,目前如果連上去看,可以看到的只有一個〝預約頁面〞,你可以留下你的e-mail 以及你覺得可以代表你的名稱,如果還沒有其他人申請的話系統會為你保留,等服務正式上線實惠發mail通知你。而已經有少數人士被about.me 邀請試用這服務,所以可以看到一些網路圈的大咖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about.me頁面。
about.me 服務的定位很簡單—希望成為代表一個人在網路上〝身分〞的頁面,有點像是一個完整的「關於我」,當需要向一個不認識你的人自我介紹時,只要出示網址一列,請他到這裡看就是了。
因為服務還沒有上線,所以也沒什麼要介紹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位有收到試用邀請的Pseric大大寫的試用介紹文),不過about.me 引發了我想到幾個覺得有點意思的問題--
1. 如果沒有時間/篇幅的限制,你會怎樣介紹你自己?
2. 你覺得你需不需要像是about.me這樣的頁面讓別人認識你?
3. 目前,你把哪一個網頁當做是留給新朋友作為自我介紹的〝個人代表頁〞?是部落格? Twitter ? Plurk ? Facebook ? 還是其他?或是完全沒有?為什麼你覺得那一頁(或那一站)最能代表你?
4. 你會在〝個人代表頁〞裡放哪些內容?
5. 你會花很多時間去編輯你的about.me 嗎?還是很簡單的把一些常用的聯絡方式和出沒的社群平台放上連結就好?
6. 假如當下連到你所設定的〝個人代表頁〞,會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7. 你希望別人在你的〝個人代表頁about.m e〞認識的是真正的自己,還是你希望讓別人看到的自己(也許經過省略或修飾)
8. 你會設定有一個公開的〝個人代表頁〞給大多數的陌生人瀏覽以及一個僅供好友瀏覽的非公開(半公開)〝個人代表頁〞嗎?
我想,在about.me 正式上線以前,我可以好好想想這些問題
後記: 結果寫完這篇文章隔兩天,就收到了about.me的試用邀請。雖然現在只開放簡單的編輯功能,但是我還是去編了一個我的簡單介紹,內容還不算完整版,又,大概要去想辦法拍張好看一點的照片來當背景了,哈哈。 http://about.me/bestguy
(圖片引用自T客邦)
你昨天半夜有熬夜看Apple 的「Back to the Mac」發表會嗎?
也許你覺得新發表的11.6”的Mac book Air 讓你很心動,也許你對iLife 的新功能感到很方便,也許你很期待支援多點觸控的新版OS X 「Lion」,或者你打算把Mac 也可以跟iPhone互相Facetime(視訊對話)的功能作為日後查勤的利器…,當然這些都很棒(說真的,我雖然沒用過Mac,但昨晚看完也想敗一部11.6”的Mac book Air 來用用),也再一次的證明Apple在產品軟硬體上的魅力。
不過真正最讓我驚艷的,是即將在Mac上也可以延續在iPhone、iPad上App Store下載應用程式的經驗,簡單的在線上就可以搜尋、挑選、下載Mac上的應用程式。只要是使用過iPhone, iPad 透過App Store 下載(購買)過應用程式的朋友應該都同意那是非常簡便流暢的流程,在單一管道就可以取得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少了到處去尋覓的麻煩。這也是發表會為什麼叫「Back to the Mac」(意思是App Store這項「集中線上軟體市集」的創新經營模式由iPhone起始,延伸至平板電腦iPad,而現在回到既有產品Mac身上)的原因。
我覺得Steve Jobs真正厲害的也在於這裡—他的創新總是會有延伸、延續、循環的加乘效果,不論是當年iPod上市時他發展出的「音樂付費下載」運營模式後來延伸到應用程式(iPhone, iPad以至於未來的Mac)與電子書的應用上,以及多點觸控由手機到平板電腦,到App Store下載應用程式的經驗由iPhone -> iPad -> Mac,都把創新的價值發揮的淋漓盡致。
我想只能用古書上形容孔子的話來套在他身上了吧?「天不生賈伯斯,3C產業萬古如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