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很高興在hTC One M8上市前接到他們的邀請,作為體驗其拍攝效果的部落客。

使用一個星期的感覺是,相較於前一代 hTC One (M7),影像品質更上一層樓,而神奇的「調節景深效果」功能(如上圖)相信會讓許多希望突破手機拍攝侷限的攝影者驚訝。

我還是一本我「散步隨手拍」的〝風格〞,拍了一些西門町與雙連、赤峰街街頭巷尾的景致,這些照片也同步於今天開始到4/6在台北香堤大道的hTC One M8 消費者體驗區展出(參觀者在體驗區上傳照片還有機會抽中M8手機)

完整照片集請見我的Flickr 相簿:hTC One M8 隨手拍

以下是挑給現場展出的,獻醜了 :P


放在門口讓等待的客人稍坐片刻的小木凳,凳腳上刻著店主樸素的期待

中午、晚上照顧客人兩餐,下午稍事休息喘一喘

在熙來攘往的路上用無言的方式宣告「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等一下要看哪一部?」或「你愛我嗎?」,在猜想他們間的對話是什麼

註定要一直袖手旁觀的人,感覺表情有些無奈

鞋底壞了、鞋跟斷了、想配副顏色花俏的鞋帶?找他就對了,不分晴雨,為你服務

櫥窗裡的禮服與儀式只是暫時,櫥窗外的扶持與生活才是永久

「你想幹嘛?」,午休被打擾的貓不耐的看著我

透明玻璃帷幕的大廈,但是裡外卻有著無法看穿的隔閡

午後春陽、老友為伴,一路散步閒談,一樂也

在城市裡一群人一起過馬路,有種在參與規模盛大遊行的錯覺

世界就是舞台,你我就是台上的演員,端看在哪一段情節你我交會

「先生,送你一包面紙」,發傳單美眉笑的甜美,牽著女友的少男3 秒尷尬中

大城裡小巷多,有時比大街還熱鬧三分

不知道是什麼訊息讓她不由得因而駐足,就這樣聊了起來

「媽媽,我要買玩具」,對孩子來說,這樣的小店就是百貨公司

音樂產業的變遷,在這個巷口可以看到縮影

合理懷疑是某個覺得房價太貴的藝術家的作品

對外人來說,這樣的小巷弄像是迷宮的入口似的,陌生而排拒

當官員喊著都更都更的時候,總擔心這樣的景致就因此消失了

現代人的等待也許是一種放鬆,因為有人發明了智慧型手機

「西瓜甜不甜?」「你後面有人在偷拍啦」,因為這樣反而大家笑的好自然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你知道台灣總共有多少個鄉鎮嗎?」有一次在邀請許傑分享他的攝影作品與心情的講座上,他一開始就這樣問台下的聽眾。

「答案是368個大小的鄉鎮社區,就算你每天旅行去一個,一年的時間你也走不完,而我從18歲開始旅行這些鄉鎮,至今我22歲已經走過三百多個了」。講這句話的時候是一年多快兩年前。

從拍各地的煙火祭、車站,到不一定有特定的標的純粹就是旅行與拍攝,看著許傑的攝影作品與記錄,就如他說的,在旅行之中希望透過一張照片與幾行文字,找到真實的生命力。

我突然覺得他影像中的台灣,好多地方對我來說是那麼陌生。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我們也許還因為旅行的關係,對台灣之外的地方比起台灣自身更熟悉,也許一去再去、也許對風土民情文史作足功課與研究、甚至認定某個地方就是某種心理上的原鄉。

而台灣呢,反而常因為太過親近了,所以就忽視,不以為意。

如果讓你假設你所在的地方不在台灣,或者你就如許傑一般搭上火車,買張到某個小車站的車票,實際挑個你陌生的地方造訪,嘗試著用旅人的眼光來看台灣時,你會發現你看到了你平常意想不到的景色與人。不是那種「台灣普羅旺斯」之類硬要跟其他國家拉上邊的造作,而是純粹屬於台灣,有著台灣自身生命力與脈動--也許強勁、也許緩慢的不同脈動與景致。

《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是許傑實際走訪台灣各地車站的記錄,以旅行攝影師的角度幫讀者整理的一份旅者記事,翻著這本書時,火車時刻表上那些陌生的站名開始有了畫面、有了某種召喚你到訪的引子、有了之前的旅者貼心幫你整理的引導。

就去吧,找某個週末,帶著書和旅行的心情,去搭火車,去看看。

因為台灣不該是你我感覺到如此陌生的地方。



博客來《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專頁

書籍頁:《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

作者: 許傑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4/03/27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這些人怎麼都搞不懂啊?」這兩天看FB動態牆,也許很多人的感想是這句話。

當然,主題應該就是服貿協議。

於是有些人也許就嘗試轉貼自己看到且也相信認同的資訊,有些人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有些人索性就「戰」了,因為要想辦法撥亂反正。

所以反對的有懶人包,支持的也有懶人包
所以有人說「OOO們是暴民」,也有人說「OOO們甘做順民」
所以有人說「只要支持的,我就刪好友」,同樣有人說「反對的,好友解除!」

但是,議題真的這麼簡單嗎?只要意見不同,陣營不同的,應該就是「混蛋」或「笨蛋」?

「反對服貿協議」「反對黑箱作業通過服貿協議(但未必反對協議)」「支持服貿協議(此時此版本)」「支持服貿協議,但版本再議」,是否和「反對核電」與「反對不安全的核四(但未必反核電)」「支持核電」「不得已支持核電」似曾相似?

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影響與取捨、政府的準備與配套、民主程序有無瑕疵...不同的人在意其中不同的部份,但是卻被簡單化約成「贊成」與「反對」、「對」與「錯」的對決,是太簡化的思維。

重點是:如此一來讓政府只需要堅守自己要作的那件事,其他就模糊化,讓人民自己爭吵批鬥,還可以說「這就是民主」,這是我此刻最大的感慨。

民主,不只是各說各話數人頭而已。

核四、服貿協議以致於未來更多更多與台灣你我有關的議題,如果不能在溝通與信任的基礎下被討論,那麼只是重演過往族群撕裂的老戲,而且不只是藍綠分,更是分化成不同的小族群,反而讓專制獨裁有機可趁。

記得有一部電影「白宮夜未眠」,裡面的美國總統(男主角)在新聞發佈時這樣對人民說「「民主本非一蹴可及。若要享受言論自由,就得忍受與你意見相左的政敵,在台上鼓吹你終生反對的政見。若美國是自由國土,她的象徵不只是一面國旗,她的象徵該是讓國民在示威中有燃燒國旗的權力。請在課堂中傳授並維護這自由,然後才能大聲歌頌自由國土」」「我將提出一份全面管制槍枝的法案,而且,我有挨家挨戶去說服民眾接受繳出槍枝的決心」(雖然是電影,所以誇張了)(影片連結)

我們不必挨家挨戶的去溝通我們相信的理念,但是先相信,雖然他們看起來搞不懂,但是那不是誰的錯,而只是一個可以,且需要透過溝通去解決與達成多數共識的問題。

要有這樣的信任,不管是對於人們,或是解決問題的可能。

如果我們不相信這個,那你還想要相信什麼?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相關介紹:

小米3部落客小聚  快速動手玩 -- 鄭蛋蛋的3C評測站
發燒傳奇能否繼續?小米三動手玩(完整評測)--鄭蛋蛋的3C評測站
[體驗會] 小米3快速體驗記錄 -- 科技新柚
高規格低售價,CP值破表的小米3正式登台-- AppGuru
新小米旗艦 - 小米三WCDMA版開箱(圖多)--站長廖阿輝的資訊碎碎念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高科技產品因為其價格高昂,廠商對於經營產品信任、偏好與品牌所需要的宣傳預算與時間投資總是少不了。但去年台灣的手機市場,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小米手機從與遠傳電信的獨家合作小米2開始,一年的時間,歷經小米2、紅米手機到2/21開始網路限量預購的小米3(由遠傳電信與中華電信、小米官網共同銷售),小米在並沒有太多的媒體推廣動作(主要是與遠傳電信的綁約資費與宣傳配合,以及網路社群的討論)的情況下,成功搶占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一席之地。上個星期和朋友閒談,他說連他平素對於智慧型手機覺得「貴森森」又複雜的六十歲老父親都主動跟他提起「啊最近那個紅米手機我朋友用了說不錯,我也辦一支好嗎?」,由此可見一斑。

因為小米3在中國的受歡迎,雖然2013年9月5日發表,但仍以中國上市為主。其他地區如台、港自然也不可能在前幾波的銷售。一直到半年後的此刻,小米3才得以在台灣與消費者見面。

到底小米手機的魅力如何?純粹只是因為「飢餓行銷」的炒作造成的嗎?我個人在自己買了小米2與試用了小米3之後倒不這麼認為。因為如果沒有引發飢餓的吸引力,即便要故意以產量不足去吊消費者胃口也是吊不起來(不然你請其他廠商也儘管試試看)。相較其他品牌的旗艦級手機,小米除了常被提及的吸引力--C/P值高之外(價格約僅為同等級他牌手機的六七成),小米嘗試在「軟體面」--包括使用介面(MIUI)、與社群溝通之後的持續調整(作業系統)以及生態系佈建,讓每一項產品能夠在看似單純的產品線(手機只有兩三款,加上其他的網通設備與配件)下發揮大的乘數效果。這個效應在台灣尚不顯著(因為尚未全產品到齊,也尚需本地策略夥伴),但是值得觀察。相對來說,台灣的各大手機品牌(手機生產商以及電信系統業者貼牌)並不乏中低價位的好產品,但是在品牌、整體策略、產品軟硬體設計上都缺乏策略或只淪為配角,是相當令人遺憾的。

因為在遠傳服務的關係,有幸在邀請部落客做體驗小米3體驗的同時把玩了一下小米3,以下是一些簡單的整理,提供給對於這款手機有興趣的朋友們一併參考:

一、性能功能的特色整理

把小米官網上的介紹彙整了一下,可以看看這次小米3在性能功能上有怎麼樣的突破(請看下方投影片)。附帶一提,專業評測軟體安兔兔所發佈的「安兔兔2013年度手機性能排行榜」,小米3名列第七名。



小米3簡介 from Charles Lee

二、一些貼心好用的小設計

1. 雙燈泡超亮補光燈:你知道「手電筒」是台灣人在手機中安裝App佔有率的第8名嗎(資料來源:資策會)小米3多放了一顆LED,亮度硬是高一些,不管是拍照補光或者停電照明都是。



2. 不需要額外下載,系統就內建好維護安全與效能的小工具,可以省下Android新手一些研究的時間

 


3. 也試驗了一下「濕手操作觸控螢幕」,但發現…大家...(請看影片,第一支是小米3,第二支是小米2,第三支是Z1,最後是iPhone5)



4. 拍照時可切換到「專家模式」,手動調整的選項讓拍攝更隨心所欲

感光度與快門時間可手動設定

小米3 實際拍攝效果


5. 有眾多桌布與icon主題可供選擇下載套用

 
  
6. 直接與顧客和社群溝通:除了經營社群媒體(如粉絲團)之外,小米手機也內建了客服意見直接反應的介面,直接可以傳送建議或抱怨--

 


三、針對台灣的在地化

在「瀏覽器」裡你會發現台灣網友常用的一些連結都已經做了專屬的入口--

  


四、尺寸實際比一比

通常中低階手機在厚薄與手感難免略遜一籌,不過小米3與Sony Z1有相同的大小厚薄而稍輕,握起來感覺還不錯。不過大螢幕單手操作難免小小吃力,此題難解。

與小米2 比較

單手操作,角落會有難及之"觸"


厚度與Sony Z1接近,較iPhone 5 略薄一些

也是比較窄框的設計


如果你目前已經擁有其他廠牌的旗艦級智慧手機,那麼你未必需要小米3,但如果你目前還不是智慧型手機用戶,或者從進階機型考慮升級希望得到更好的性能表現(如玩遊戲的爽度),那麼倒是可以考慮。

你問我?我目前使用的是Sony Z1與iPhone 5,不過2/21的預購我也是不斷按重新整理頁面的一員就是了  :P

工商服務時間:
遠傳網路門市從3/3至3/31舉辦「彩虹購物節  折扣翻翻樂」活動,除了玩翻牌遊戲就有機會得到遠傳網路門市的購物金(可於之後消費時使用),分享活動訊息到FB還有機會抽紅米手機,請往活動網址



(利益衝突披露:作者(就是我)於遠傳電信之關係企業時間軸科技任職,本文撰寫並無收受任何實質報酬)

Share
Tweet
Pin
Share
3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  11月 2018 (5)
    • ►  10月 2018 (3)
    • ►  9月 2018 (5)
    • ►  8月 2018 (4)
    • ►  7月 2018 (5)
    • ►  1月 2018 (2)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  9月 2014 (1)
    • ►  8月 2014 (2)
    • ►  6月 2014 (1)
    • ►  5月 2014 (1)
    • ►  4月 2014 (1)
    • ▼  3月 2014 (4)
      • [拍照不必在他方] hTC One M8 隨手拍拍
      • 台灣,不該是你我感覺那麼陌生的地方 -- 《原來有這站?沿著神隱鐵道,開往台灣無人秘境小車站》新書推薦
      • "他們怎麼都搞不懂?" -- 從服貿協議,談民主與信任
      • [玩物志] 挾前勢再度襲台的小米手機 3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  1月 2010 (4)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