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昨天參加了Punch Party 5, 一方面算是工作人員 + 贊助廠商代表,另一方面則也是一個從第一屆Punch Party 就開始參與的個人部落客的身分(事實上,我個人心態上還是比較傾向我是以後者的身分參與)。

 

在半年/5屆的演進來看,Punch Party 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個很有意思且也具有指標性意義(就講者面與參與者面皆是)的部落圈活動,而更讓人讚嘆的是,這是一個由個人部落客(凱洛)發起/規劃/執行/發展的原生於部落圈的活動。而後期發展的現場文字甚或影音串流轉播、線上影音記錄,也讓這活動的影響力不僅限於活動的現場與當下。

 

一如往常,在Punch Party 結束後,已經有不少有參與的朋友會把感想在部落格上發表,因此我也不打算做“現場全記錄“之類的事,純粹聊聊昨晚印象比較深刻的部份。

 

我對第一位講者Funck (「到台灣找我玩,同志」網站站長)的部份其實印象最為深刻,因為一來他把本次的講題“I wish I can…“延伸為“I wish we can…“,把他目前經營“到台灣找我玩,同志“網站的理念做了相當清晰的闡釋—他希望台灣的美可以被欣賞、讓台灣的人文薈萃與好山好水一下子擴大為13 億的閱聽與消費base、讓台灣與大陸彼此的美好可以相互交流、讓台灣的尊嚴不僅以被怎麼稱呼與向誰嗆聲的方式彰顯、讓兩岸的軍備競爭與防火長城的阻隔得以瓦解…,我昨天在聽到FUNCK 的這些理想時,不知怎地想起了 金恩 博士的“I have a Dream“,在這樣的時代,我對於身為FUNCK 身為一個網路人能夠有這樣的企圖心與夢想感到既敬佩又感動。也許別人只看到他的想法裡實際的那一面,但是身為一個在網路服務工作了數年的工作者,我看到的是那些“實際“的背後那種巨大的熱情以及對網路所具有的可能性的夢與信仰。

 

而小眼睛先生在談到“背包客棧“時的一些觀點也讓我沈思良久,包含他希望背包客棧的創新是在社群經營方面的創新,而非技術。以及網站與其思考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技術領先的網站,倒不如思考自己“要不要“成為一個技術領先的網站。而其中一段“一個亂七八糟的人也許還是會有朋友,但是一個亂七八糟的網站,就很難有網友了“,更是網路經營者應該好好咀嚼的一句話。

 

下半場設計大師蕭青陽的大講部份相信是在座的朋友們都很印象深刻的,我自己除了對於蕭大師在設計歷屆貢寮海洋音樂祭的視覺溝通的部份感覺相當有意思(因為我也曾在一家設計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因此對蕭大師談到的提案與發想過程有些心有戚戚焉),真正讓我在回家的路上思之再三的,還是其中“人生是沒有回程車票的,但是卻有可能不只一條路線,甚至不同的路線有可能平行發生“的部份。

 

我應該還算蠻清楚“人生是沒有回程車票“,但是對於我的人生該規劃的路線轉折,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事。蕭大師的講演,又一次的提醒我好好想想。

 

當然其他的講者如班大貓(談他在發展出自己圖文創作的心路歷程)、朱百鏡建築師(談他在淡水所作的一些建築設計)、何孟修(談他把設計與實用融合的一些想法與作品)、史丹利(談他身為知名部落客的心情轉折與想法)的部份也都相當精彩,成功的營造出Punch Party 裡「文化撞擊」的氛圍。

 

最後一點點個人感想無關昨晚活動的是,希望下一次參與Punch Party 時,我可以更純粹的用一個“個人“的心態輕鬆的聽台上講者的分享,也許不要讓自己花那麼多心神在照顧攝影機上,只是為了拍回去可以交代贊助的部份,這是我這工作緊張症患者該設法讓自己改變的地方,也算是呼應一下昨晚主題“I wish I can…“吧。

 

 

講員合照,左起小眼睛、朱百鏡、班大貓、FUNCK、凱洛、蕭青陽、史丹利、何孟修

 


 

無名小站仍是這次Punch Party 場地費用的贊助廠商,以及北台灣麥酒贊助現場啤酒飲料

Sunny pie 贊助蛋糕,生態綠咖啡贊助咖啡

Share
Tweet
Pin
Share
6 意見

 

假如要你許一個願望,你會寫下怎麼樣的希望?

 

就像電影「王牌天神」裡的上帝對男主角說“許多人都會禱告自己的願望成真,但是問題是人通常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許願,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也因此我在看到《我們的希望地圖》書腰上的一句話“網路上的許願練習機“時,特別覺得有意思。

 

許願,是需要練習的。而寫下的願望,到底是自己心裡真切的希望,還是為了秀給別人看的?就如同樣是「王牌天神」裡上帝對男主角許願“希望世界和平“時半嘲諷的說“很不錯的願望啊,如果你是要參選美國小姐的話“一樣,並不算是一個真誠的願望。

 

在《我們的希望地圖》裡,你則可以讀到很多人蠻真心的希望,也許是希望家附近的路可以不要坑坑洞洞,也許是希望可以去看心愛歌手的演唱會,也許是希望統一發票可以增加獎額,也許是希望台灣能夠有多一些乾淨的公廁。你會在書裡讀到在不同的領域、主題,都有人提出自己的願望。

 

讀這樣的一本書,我不想朝著那“國家的未來、人民的希望“去讀,反而是把它當作是一個可以去理解這個地方的其他人心裡在想些什麼的抽樣切片的角度去閱讀。因此不管是大的、小的、理想性的、務實的、激烈的、平和的、溫馨的、沈鬱的…希望,都是讓我更了解“人“的一個觀察方式。

 

除了單純的讓願望張貼上來之外,《我們的希望地圖》也把自己定位為“公民與政府的對話機制“之一,因此也會整理與政府事務有關的願望提供給執政者參考,並且發起單位每年會針對這些與政務有關的願望的實踐情況做出整理在官方網站上公佈。因此《我們的希望地圖》書籍的銷售所得,會用來支應後續繼續維持這個機制的經費。所以也幫忙呼籲大家支持一下買本書。

 

 

發表會裡提到,有一位提出希望的人這樣問“請問希望地圖只是讓我表達,但不會實現的夢想嗎?“

 

正如作家成英姝在《我們的希望地圖》新書發表會上的致詞“我不覺得這些希望的實踐只能靠政府,真正實踐這些希望的力量應該在我們自己身上,因為我們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絕對不是把希望貼上去之後就等著它自動的被政府還是誰去做就好了“。

 

 

就像「王牌天神」第二集裡的一幕,戲中,男主角的太太因為老公沈迷於打造方舟,她不得不帶孩子離開,他們在一家餐廳吃飯。電視新聞,剛好播出她老公一個人獨自打造方舟的愚蠢行徑,她看完非常沮喪,準備再點一份薯條,這時出現的服務生是那位黑人上帝。

 

上帝看她鬱鬱寡歡,跟她聊起來。上帝問她,如果一個人向上帝禱告,希望自己變得更有勇氣,上帝會給他勇氣嗎?不,上帝不會給他勇氣,上帝會給他一個擁有勇氣的機會。同樣的,如果有個女人向上帝禱告,希望擁有更親密的家庭關係,上帝會給她嗎?不,上帝給的是一個機會,讓她擁有更親密的家庭關係。(是說原來這篇文章真正要推的是「王牌天神」系列吧?)(誤)

 

真正的希望,如果那是你自己真心想要的,那麼“說出願望“只是個開始,真正去為自己的希望做些什麼,才是讓希望成真的關鍵。

 

 

 

點這裡去 看看《我們的希望地圖》

「我們的希望地圖」官方部落格

 

總統馬英九在《我們的希望地圖》發表會致詞

 

 

 

發起人郝明義將《我們的希望地圖》一書送給馬英九

 

 

 

作家張曼娟在《我們的希望地圖》發表會致詞

 

 

 

作家成英姝在《我們的希望地圖》發表會致詞

 

 

 

一位朋友提出的疑問,希望地圖只是po上不會實現的願望嗎?

 

 

 

《我們的希望地圖》想要繼續延續下去,成為一種公民與政府對話的方式

 

 

 

Share
Tweet
Pin
Share
3 意見

 


 

今天與女友去看了「九降風」。

 

對習慣了看好萊塢電影的我來說,覺得「九降風」是一部拍的很流暢的片子,導演林書宇在情節的推動,場景的切換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而幾位年輕演員的演出也都恰如其分。雖然整部片談不上有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段落,但是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不錯。

 

不過反而想聊一下在看電影時想的另一些事情。

 

如果讓我猜的話,我會覺得「九降風」與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一樣,都是創作者把自己生命裡的某段記憶,試著用作品凝結封印。也許是做個總結,也許是為了用自己覺得適當的方式,把那段重要的記憶用「作品」這個盒子,小心的包裝起來,收好。將來某一天要回顧時,不需要再次完整的體驗某些過於強烈的感受。或避免那些曾經那麼珍貴的記憶,隨著歲月而逐漸的模糊,一不小心,就變成記憶之海裡深層的洋流,不再為海面帶來任何起伏。

 

我甚至覺得,導演之所以要去找時報鷹的廖敏雄在最後一幕客串演出“廖敏雄“這個角色,正是他要為自己的記憶之盒,用這一段情節,打上一個完美的蝴蝶結。

 

而,對一個已經即將邁入40歲的男人(我)來說,如果不是看了這樣的一部電影,我是不會想起那個曾經偷偷帶著一隻小熊布偶塞進喜歡的女生的抽屜、把她傳給自己的每一張紙條與每封信用一個盒子珍而視之的收藏。或是為了社團演出可以每星期搭來回四個小時的客運去練習、與社團的夥伴在社團後一起喝東西聊天到不願回家…的那段青春。

 

但即便回想起來了,但那段生澀、不知所措、對未知的將來既期待又擔心的歲月與記憶,畢竟是遠了、模糊了。

 

女友看我觀影後沒有太強烈的反應,說“你當年應該是沒有經歷像這樣的校園生活,所以才沒有太多感觸吧?“

 

呵呵,每個人總以為自己曾經經歷的那一段青春才是最特別的,殊不知每一個經歷過強說愁年紀的心靈,都一定會有過類似的期待、渴望、焦躁、不安、茫然。也都會在心底留下或深或淺的銘記。

 

假如,你打算讓自己憶起那些曾經深刻但幾乎遺忘的感覺,除了找出塞在書櫃最角落的那本畢業紀念冊,或是翻出藏在抽屜角落裡某樣多年來知道它在那裡但卻從未再碰過的紀念物事之外,進戲院去看看這部電影,也許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

 

九降風

Winds of September

 

上映日期:2008-06-06

片  長:1時47分

導  演:【海巡尖兵】林書宇

演  員:【孽子】張捷、【神的孩子】鳳小岳、初家晴、沈威年、林祺泰、李岳承、【丘比特女孩】王柏傑、【美味關係】紀培慧、邱翊橙

發行公司:原子映象

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tw/9winds
http://www.growupmovie.com

 

 

  九降風相關搜尋結果

 

 
「九降風」電影預告片
Share
Tweet
Pin
Share
7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  11月 2018 (5)
    • ►  10月 2018 (3)
    • ►  9月 2018 (5)
    • ►  8月 2018 (4)
    • ►  7月 2018 (5)
    • ►  1月 2018 (2)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  9月 2014 (1)
    • ►  8月 2014 (2)
    • ►  6月 2014 (1)
    • ►  5月 2014 (1)
    • ►  4月 2014 (1)
    • ►  3月 2014 (4)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  1月 2010 (4)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又一次的文化撞擊--參加 Punch Party 5 感想
      • 許願,只是一個開始--新書《我們的希望地圖》
      • [看電影]被封印在記憶之盒的青春歲月--「九降風」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