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是不是一種專業?當然是的。但是經常我們都是在沒有受過擔任主管的訓練下就被晉升為主管了,因此是否能夠扮演好這個角色,似乎需要靠從實際經驗中學習甚至是天份,而在職訓練或閱讀也是另外的方法,在《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教練模式 - 學會了,你的部屬就會自己找答案!》一書中,作者陳茂雄 以其自2001年起擔任「企業主管教練(Executive Coach)」,的經驗所歸納出的訓練方式,希望提供給希望提升自己管理表現的主管們可以依循的做法。
「是不是一定要買很重很大台的數位單眼才能拍比較專業的照片?」,有一次在運動時,我的健身教練(也是一位可愛的年輕女孩)跟我聊起這個話題。
仔細探究她的需求,主要是對於手機拍攝的畫質(特別是光線不足時)或延展性(固定焦段鏡頭,只能靠數位變焦或裁切照片構圖)有點不太滿意,但是又覺得輕便數位好像拍起來跟智慧型手機也差不多,似乎也不太夠用。
強打「4K照片」拍攝功能的 Panasonic Lumix G7 微單眼相機在台灣正式發表了,希望針對「不滿意輕便數位相機或智慧型手機的拍攝品質」以及「已經是M 4/3系統相機的愛用者希望升級更高影像品質」兩類族群的需求予以滿足,台灣松下表示:「Panasonic的「女朋友」(即GF)系列微單眼相機在台灣一向受到攝影者的支持,而GF系列使用者如果有更高的拍攝要求時,Panasonic Lumix G7會是很好的選擇」。
時間回到大約十八年前吧,天母,中山北路七段。
因為身材高大的關係,那時喜歡到天母的外銷成衣店去找衣服,對於衣著還沒有既定的風格與品味加上阮囊羞澀的我,只能設法拼湊出上班要穿的一套套衣服,不過始終沒有辦法「湊」出一套西裝。
是啊,你聽到就笑了,西裝不是湊出來的呀,傻孩子。西裝最起碼就是要一套這樣買,或者訂做。但是那個時候的我,付不起,在那個信用卡與小額信貸還沒那麼流行的年代。
當你預期生命一切應該都在可預期的軌道上延伸,但是巨大的轉折與變化卻來了,那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年」吧?
變化,也許來自於大環境、來自於退休、來自於衰老、來自於周遭發生的死亡。在漸漸喪失因應外在環境轉變的能力時,變化來了,人生還長,發現自己能夠依靠的、憑藉的卻如此薄弱時的惶惑,該怎麼自處?
尋找一部近乎均衡的街拍機
喜歡街拍的我,每次去東京總會特別對「帶哪一部相機」傷一下腦筋,特別是這次東京行剛好趕上櫻花滿開的時節,除了街拍之外,藉由鏡頭留下滿城櫻色自然是少不了要的。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例如我正在用的iPhone 6 Plus與Samsung S6 edge)在攝影上的表現已經可以幹掉一般數位相機綽綽有餘,但是用來拍櫻花不免有些不足。感光元件的大小、鏡頭的表現力,都是很實際影響影像品質的元素。
(前言:這兩天,覺得可以用些稍作排比的語言試著說說心裡的感覺,所以嘗試著在Facebook隨手寫了這些。很清楚知道這算不上是詩,也許可以算是私短歌吧。設定的讀者是我的女友,雖然是公開發佈,但只為她而寫)
在過往手機還沒有進入到「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手機的設計比較不受「一塊長方形」的侷限,當時開始導入照相功能的手機有些會把拍照鏡頭做成可以前後180度旋轉的設計(這個設計應該也是參考數位相機的,筆者就有兩三部採用可旋轉鏡頭設計的老數位相機),不論是一般拍攝或自拍都使用相同畫素的同一個鏡頭。我個人覺得這是比較合理的作法,拍什麼都用一樣的鏡頭,得到相同的拍攝表現。
後來似乎廠商考慮到耐用性(如旋轉鏡頭轉軸磨損)與機身設計與生產成本,慢慢的照相手機都統一做成前後分別兩個攝影鏡頭,不再多見旋轉鏡頭的作法。而考慮到感光原件的成本與拍外物比自拍多的使用情境,也多半會把自拍用的前置鏡頭用畫素較低的組件。當然對於喜歡自拍的使用者來說這就是一種缺憾,「想要畫質好的自拍照片」一直也是一群使用者心裡的聲音(如果不是,那麼所謂的「自拍神機」就不會因此崛起甚至價格居高不下還頻頻缺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