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懷著看歌舞片的期待去看“如果.愛“,那也許你會失望,因為歌舞在片中的比重不但不大,而且我個人認為,歌舞的部份還限制住整部電影的發展,讓原本能夠起作用的戲中戲沒能發揮該有的作用。
“如果.愛“的故事不算複雜,敘述的是一段三人間“愛情“的進程:
1995年的北京,讀電影的林見東(金城武)遇上了在歌舞團表演的孫納(周迅);男的想當導演,女的希望走上銀色的璀璨大螢幕前。兩人寒微時相識相知,這種相愛的感覺,深深烙印在林見東的心裡,他深信孫納就是他生命中的摯愛。然而,孫納卻選擇拋下愛情,利用見東的引薦,投向一個能幫她成名的男人。時間一晃就是十年,2005年林見東與孫納都分別成了大明星,見東對十年前的舊事仍不能忘懷,但是孫納好像完全抹掉了記憶,因為她早就決定在她成名之後,不再想起辛酸的過往,包含曾有的感情。兩人即將合演的新戲敘述的情節則恰與他們的處境相仿,不同的是,戲中的女主角是因故失去了記憶,而真實的孫納則是捨棄了回憶。新戲的導演聶文(張學友)是孫納現在的男友,在戲中則扮演隱瞞真相企圖佔有女主角的馬戲班主。三人間的處境與情感,就在戲與真之間交錯對照…
可以感覺到,導演陳可辛試著要用另一種方式敘述觀眾已經在各種作品裡看過無數次的“本格派愛情故事“橋段:寒微時的真情、為求成功捨棄愛情的決斷、無法忘情的因愛生恨、建立在彼此利用的感情關係、新歡面對舊愛時的彼此妒忌…,算不上有新意的故事,但導演運用敘事手法、鏡頭的設計、形式(歌舞)試著要為這樣的故事注入新的元素,勇氣與嘗試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也許是企圖太巨大,在同時要照顧各項元素之下,反而沒能達到聚焦烙印的效果。
而原本要透過與主角處境類似的「戲中戲」作為三人間關係對照的處理手法,也因為「戲中戲」採取歌舞形式而沒能發揮進一步的效果—因為歌詞與舞蹈能表達的情感濃度畢竟有限,因此除了為這部電影帶來一些形式上的新意(其實也不算新,“紅磨坊“用的更早也更好)之外,反而浪費了原本可以營造情緒轉折與衝擊的時間。張學友的演唱固然是水準以上,然其他幾位演員的歌唱只能說是普普。而除了張學友主唱的兩首插曲之外,其他的詞曲也只能說是一般水準,歌詞還偶有音韻不諧的情形,因此歌舞元素的運用在本片不能算是成功。
題外話,我自己的觀察是,包含之前看的“英雄“、“十面埋伏“、“七劍“,以及最近還來不及看的“無極“,發現中國導演似乎在拍片拍到一個程度之後,總免不了要試著在作品裡嘗試新元素的運用,固然這是一種追求突破的勇氣以及創作上的創新,但是也由於常常是企圖過於巨大,因此反而都讓這些作品毀譽參半,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創作上的「彼得定律」(註)呢 。
註: 彼得定律是管理學上一個非正式的理論,意思是指工作表現良好就昇遷的制度,會造成是人會一路升遷到他不適任的位置上停住。而我的意思是,好導演在戲越拍越多,越拍越好的情況下,不免要嘗試新的創作形式追求突破,難免會碰到他難以駕馭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