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在30, 40年代的西洋老電影中,若劇情發展過程有「拍照」的場景,經常出現的老相機款式除了RF相機之外,應該就是TLR(Twin Lens Flex 雙鏡反光相機)了。而TLR獨特的外型,也常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史上第一部TLR(雙鏡反光相機)是1880 年由一位英國的氣象台台長霍普所發明的,早期的TLR採木造機身,因此相當笨重。到了1928 年,德國F&H 廠推出使用輕合金製造的Rolleiflex,採用117底片(之後則統一改用120底片),以6X6(1:1構圖)大小拍攝照片。而腰平觀景窗的設計也讓拍攝相當方便,因此帶動了各廠也生產類似的相機,造成TLR風行了相當長的時間,這股風潮甚至在二次世界大戰後50年代還仍然持續。

 

顧名思義,TLR的特點是具有兩個鏡頭,下面的鏡頭負責讓影像投射到膠片上,攝影者所看到的影像是通過上面的鏡頭反射用於取景和對焦。

 

通常TLR 相機使用120底片,拍攝邊長為6cm 的正方形構圖照片。使用TLR 照相機時,一般以腰平的方式手持它並向下觀看毛玻璃取景。在毛玻璃上看到的影像也是6cm×6cm,影像上下方向正確,但左右方向卻是顛倒的。這是因為取景影像是經過反光鏡反射一次後而形成的,所以剛剛開始使用TLR 時可能會在取景時感到不習慣。

 

除了影像左右相反之外,TLR系統的構造也使其存在以下問題:

 

1. 由於取景鏡頭與攝影鏡頭是分離的,與RF相機一樣,TLR存在視差問題(並非所見即所得)。在拍攝近距離物體時這個問題帶來的弊端會更加明顯。

2. 與光學取景器或測距器相比,投射在觀景窗毛玻璃對焦屏上的影像通常不夠明亮。

3. 必須以腰平的方式向下觀看前面的景象也許適合偷拍,但操作很不方便。

4. 雙鏡頭機身體積較大,而且更換鏡頭時,需要兩個鏡頭同時更換。

5. 鏡頭難以互換。如果更換攝影鏡頭,必須也更換取景鏡頭。而外接鏡頭時也必須兩個鏡頭都加。(我的這一部就另外搭配了一組近攝鏡,上下各接一個)

 

不過這麼經典的造型怎麼能夠錯過呢?也因此Rolleiflex 3.5MX 成為我的收藏品之一。除了這一部Rolleiflex 3.5MX 之外,我還擁有同廠較低階的Rolleicord,以及日本Ricoh生產的Diacord、中國生產的海鷗4A, 4B 各一部。甚至後來當日本的廠商生產TLR 形式的135 底片 Toy Camera 「Black bird fly」時,也讓我無法抗拒入手了一部。而去年日本的科普Mook「大人的科學」第25期介紹TLR相機並且附錄是一部需要自行組合的TLR,我也前後分別買了三本,為的就是附錄的35mm TLR相機。

 

在描寫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與他的夫人陽子的故事的電影「東京日和」裡有一段情節—攝影師(竹中直人飾)在搭電車時坐在座位上用Rolleiflex TLR 腰平觀景的方式偷拍車上的乘客,結果被一個愛管閒事的歐巴桑大聲警告被拍的人還扭送他到警局。而事實上荒木經惟也的確有出一本完全以他數年間在電車上拍攝其他乘客的照片集結的攝影集《Subway Love》。另外在香港導演杜棋峰的作品「文雀」中,任達華所飾演愛拍照的扒手老大用的也是Rolleiflex。TLR 雙鏡反光相機因其古樸造型所獨具的古典浪漫情調,是其他相機所難以取代的。

 

 

==============================

 

 

廣告時間--

 

 

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作者:

老查

出版社:

流行風出版

書系:

DIGI PHOTO專刊


 


 


 


 


Share
Tweet
Pin
Share
7 意見

 

 

2009年6月,Olympus發表了其Micro 4/3系統數位相機E-P1,在所有的宣傳中都有提到「Olympus PEN 50th Anniversary」,原因是今年正逢Olympus旗下的經典輕便銘機– Olympus Pen系列的50 週年紀念。E-P1 被視為是Pen 系列的數位版本,擁有和Pen F相似的外觀設計,因此命名為 E-P1,其中的 P 字即為 "Pen" 。

 

Olympus PEN 的歷史由1959 年由第一台 Olympus Pen 半格相機揭開序幕,也是相機設計大師米谷美久的第一部作品。之後歷經了 Pen EE、Pen EES、Pen D 和 Pen EM 後,到1963年Pen F 的問世而又掀起另一股高潮,只因PEN F 是全世界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半格(half-frame)系統單眼相機,並擁有焦段由20mm~800mm共19支專屬鏡頭可交換使用。也因此PEN F 跳脫原本PEN系列以「普通人可以方便使用的相機」的格局,而受到許多專業攝影師的喜愛。

 

PEN F 系列的最大特徵是機身正面右側的大型歌德體”F“字樣,以及雖為SLR(單眼相機),但軍艦部無傳統單眼的五稜鏡突起設計(係採稜鏡+平面鏡的複合式反射取景)。

 

這一部Olympus PEN FT 是PEN F 的改版,於1966年推出。最大的不同在於內建了TTL 測光功能以及自拍計時器(也因為要放置自拍計時器撥桿,把原本PEN F 的特徵大型歌德體“F“拿掉了),並且也把原本PEN F 過片須撥動過片桿2次的設計改為僅需要撥動一次即可。在次年推出的PEN FV 為PEN F 系列的最終作,為了成本考量取消了PEN FT 的TTL 測光功能,但仍保持自拍器的設計。

 

從我開始收藏老相機,就經常在日本的Mook中見到PEN F 或PEN FT 的蹤影,但是始終沒能入手,一直到今年不知是否冥冥中有股力量為了配合E-P1 的推出,終於讓我得償夙願。

 

想想把Micro 4/3 的E-P1 視為PEN系譜的一員也蠻有道理的,因為Micro 4/3 的感光元件大小,與半格相機相仿,同樣是135 底片的一半大,而橫跨半世紀的Olympus PEN 之歷史,以數位方式寫下新章的此時,對我來說,能夠擁有PEN FT 格外意義不同。

 

==============================

 

 

廣告時間--

 

 

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作者:

老查

出版社:

流行風出版

書系:

DIGI PHOTO專刊


 


 


 


 


 


 


 


Share
Tweet
Pin
Share
14 意見

 

 

前天晚上,我的責編,DigiPhoto的編輯Ariel帶著還“熱騰騰“的「愛上老相機」新書過來--「老查,書印好了」

 

是啊,我也因此多了一個「作者」的身分,呵呵(雖然極有可能是「一書作者」)

 

說實在,到現在都還是覺得寫這本書自己是有點心虛的。

 

接到出版社的邀稿時,覺得「應該有人比我有資格寫吧?」畢竟我玩相機不過三年左右的事,論起收藏,一百二十多台對一般人來說也許覺得很多,但是相信對一些相機收藏的前輩來說,還只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也許就是需要「拋磚引玉」一下,台灣目前就我所知,除了果實出版社有出過一本「古典相機收藏圖鑑」之外,其他就沒有談古典相機的專書了。但「古典相機收藏圖鑑」並不是從「玩相機/拍照」的角度撰寫,定位正如書名是一本圖鑑(放了很多相機的圖片,但是文字介紹相對不多)。我覺得若以台灣的老相機“環境“(網拍不難買到老相機,也很多人開始在玩)下,不應該仍停留在只有外文書提供相關資訊的狀態。只是左等右等,一直沒等到有關老相機的書,想想也許由我的這本小書,可以引出其他的收藏者也分享更多收藏品與心得也不一定,所以,就寫吧。

 

在開始玩相機的那一年(2006),剛好遇到公司有些重要的變化,在工作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我還記得那段時間,趁公餘在拍賣上找自己心愛的相機,放假帶著相機出門拍照,成為我生活裡最大的調劑。當眼睛透過觀景窗望向世界時,我忘掉了讓我煩心的工作,只想把眼前的畫面透過鏡頭萃取下來。而透過部落格分享自己玩賞相機的小心得以及拍照的想法,也讓我因此認識了一些朋友,甚至因而維持了固定寫部落格的習慣。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開始收藏老相機,也許今天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不同。

 

俗話說「玩物喪志」,我自己倒是比較相信「玩物養志」,當心思全心投入某件事時,很自然的就會歸納、整理出某種體系,甚至延伸成為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加上我們費盡心思收藏的這些事物,裡面也蘊藏著生產、創造它們的人的巧思,在透過收藏而認識它們的同時,我們也因此穿越時空讀到了前人令人讚嘆的創意與認真。

 

在擬大綱與編輯討論時,我們不約而同把這本書定位成一本「小手冊」,不希望放太多艱澀的術語,反而是希望有「邀請正在讀的你,進入玩賞相機與拍照的世界」這種意味。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介紹與引導。在「愛上老相機」書裡我放了十來部知名的老相機簡介與實拍照(拍的不好,見笑了),以及相關的一些簡單知識如老相機有哪些類型?哪裡買?有什麼書(外文書)或網站可以參考?希望讓想進入底片相機世界但又無從入手的朋友可以按圖索驥一番。

 

希望讀完這本書的朋友,可以嘗試替自己找部相機,裝捲底片,拍下自己覺得有趣的畫面,以及期待沖印出來的照片,替自己的生活,找到一種小小的喜悅。

 

在這裡特別要感謝一下賜序推薦的朋友阿丈與色彩喵以及應允推薦的摩人阿日王。

 

說巧不巧,書出來的這幾天,剛好是工作相當忙碌的一段時間—連續兩天都是趕末班(12:30)公車回家,想想是該在部落格上交代、宣傳一下自己這本「拙作」才是,免得出版社與編輯看到作者疏於推廣而擔心。(話說回來,朋友們問第一版印了多少,說真的我沒有問最後定案的數字,真的是相當不負責任隨性的作者啊)

 

1/20晚上八點,在誠品書店台大店三樓,出版社幫我安排了一場小型的發表會。我會帶一些老相機與相關配件過去,聊聊我自己玩相機的一些想法與心得。也歡迎正在玩或想要玩老相機的朋友來交流一下。

 

 

 

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作者:

老查

出版社:

流行風出版

書系:

DIGI PHOTO專刊

 

(偷偷說,目前博客來本書有新書79折喔)

========================================

 

活動--《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主辦單位 誠品台大店

活動日期  2010/1/20

              週三 PM8:00 ~ PM9:00

活動地址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  誠品台大店3F藝文閣樓

 

另外,出版社舉辦了一個小小的活動,想得到老查手工貼蒙皮的「大人的科學 Vol.25 附錄35mm TLR雙鏡反光相機」嗎?

請看這裡 -- 【活動】愛上老相機的故事!01/14~02/05 

 

Share
Tweet
Pin
Share
21 意見

 

愛玩底片相機或LOMO的朋友,應該都有留意到日本「大人の科學」Vol.25的附錄主題是「35mm TLR (Twin Lens reflex) 」--一部需要自己組合的雙鏡反光小相機。

 

 

之前日本有廠商推出了Blackbird fly 35mm TLR,訴求的對象是喜愛TLR特殊外型的Toy Camera玩家,不過Blackbird fly接近$4,000 的價格也難免讓有些朋友覺得太貴。這次「大人の科學」Vol.25 附錄的這部小相機連同雜誌價格還不到$1,000,蠻適合想要體驗TLR的朋友買來玩玩的。

 

 

雖然已經有很多高手如針孔相機達人管伯伯、LOMO原人cake 發表相關的製作文,不過我今天要挑戰的是自製這部35mm TLR 的蒙皮。

 

 

首先把相機組合好,以及依照LOMO原人cake 的方式自製了遮光罩(詳見 Cake 的文章 大人の科學Vol.25附錄 相機鏡頭蓋+遮光罩教學 說明),不過我因為手邊有黑色的模型噴漆,因此把零件噴成黑色,讓整體的色澤統一。

 

 

 

 

「大人の科學」Vol.25 有附贈這部35mm TLR 的機身貼紙,而我就是利用附贈的機身貼紙作為自製蒙皮的型紙。

 

 

首先要找到適合的蒙皮,我使用的是在「大創 Daiso」就可以買到的手機蒙皮貼紙(一包$39,內有2片,需要用到3片,所以請買兩包),有蠻多材質或圖案可以選擇,不過因為其風格都是走Bling bling路線,所以我挑了比較中性沈穩的金色來使用,也比較符合新年的歡樂氣氛(ㄟ…好像有點牽拖)。

 

 

 

把雜誌附贈的貼紙撕下來,先貼在衣服上反覆貼上取下數次,以減低貼紙的黏性,然後把貼紙貼在買來的蒙皮表面,再用美工刀或筆刀小心的沿著型紙切割。在割圓形的孔時可以找到大小適合的錢幣或瓶蓋來輔助。切割完畢,再把型紙取下就可以了。

 

 

 

 

大創這款蒙皮的黏性還不錯,但是機身正面的部份因為接觸面積較少也許會不太夠黏,可以用長條狀的雙面膠帶輔助黏貼。

 

整體花的時間大概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讓你的35mm TLR 獨一無二,喜歡DIY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後記:早上跟朋友喝咖啡,他還建議我索性貼些龍紋之類的裝飾,轉念一想,其實我手邊有一些給手機用的「和風金蒔繪」貼紙,不如就來個徹底的改造吧,至於結果如何?就請大家看下面這張圖咯,哈哈。

 

 

左邊的圖案是「唐獅子」用櫻花做裝飾,右邊則單純是櫻花(其實實品比照片好看啦),剛剛在Twitter上murmur--感覺像是「大盜五右衛門」風的相機啊...說真的,有點不太敢拿這樣的相機出門拍照...

 

所以,可能會在部落格辦個小活動把這部“獨一無二“的相機拿來當作獎品抽獎抽掉喔,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就是了

 

趁機廣告一下我的新書--

==============================

 

 

廣告時間--

 

 

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作者:

老查

出版社:

流行風出版

書系:

DIGI PHOTO專刊

想得到上面這部老查手工貼蒙皮的「大人的科學 Vol.25 附錄35mm 雙鏡反光相機」嗎?

請看這裡 -- 【活動】愛上老相機的故事!01/14~02/05 

Share
Tweet
Pin
Share
16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  11月 2018 (5)
    • ►  10月 2018 (3)
    • ►  9月 2018 (5)
    • ►  8月 2018 (4)
    • ►  7月 2018 (5)
    • ►  1月 2018 (2)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  9月 2014 (1)
    • ►  8月 2014 (2)
    • ►  6月 2014 (1)
    • ►  5月 2014 (1)
    • ►  4月 2014 (1)
    • ►  3月 2014 (4)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  1月 2010 (4)
      • 【玩物志】古典情調經典外型-- Rolleiflex 3.5 MX TLR 雙鏡反光相機
      • 【玩物志】相機設計大師米谷美久的傑作-- Olympus PEN FT 半格單眼相機
      • [廣告時間] 我的新書《愛上老相機--與老查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出版了!
      • [DIY 改造] 大人的科學Vol.25 附錄35mm TLR 相機--自製機身蒙皮+和風裝飾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