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facebook 在台灣越來越熱,也造成了台灣社群網站間的板塊變動,以網路為主要觀察領域的市場調查公司「創市際」所發表的在九月份台灣網站排名中,facebook的ARO值 (Access Rating Online,網路收視率調查) 已超越無名小站,成為僅次於Yahoo!奇摩的第二大網站。
創市際ARO值統計的指標包括「網站到達率」、「網頁瀏覽總數」、「不重複造訪人口」、「停留時間」、「平均使用天數」以及「到達率」等。根據報導中引述的數據,Facebook在9月的到達率是57.60%,較無名小站的75.27%低,但網站連線到達率近26%、網友單次停留時間382 秒和每個月停留時間439 分鐘,都高於無名小站的24%、253 秒及200 分鐘。
也因此有一些網路觀察家因此而評論台灣的網路社群平台已經面臨重新洗牌,facebook 勢將銳不可擋,甚至有可能成為台灣最大的網站。
事情真的只是這樣嗎?我也試著以個人的角度來聊聊對於這個現象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今年facebook 與Plurk 等社群網站在台灣網路界所帶來的變化,解讀的角度不該只是「哪個(些)網站贏了(輸了)」 ,而是「使用網站(網路)方式的變化」 ,至少包含了以下幾種變化— 遊戲的變化、入口的變化、發抒的變化、人際互動的變化--
遊戲的變化—
過往在「“輕“網路遊戲(Casual Game)平台(如「楓之谷」、「麻將大悶鍋」)中隱而未見的流量與使用行為因為facebook而變得清晰可見(透過Alexa流量統計、ARO統計呈現)了,加上原本分散於各遊戲的使用人口與用量因為「開心農場」的大流行而被聚合了。
入口的變化—
以往網友依賴入口網站首頁或部落格平台首頁作為每天進入網路、跟上潮流的入口,也許可以這麼說-網友們把入口網站作為幫自己篩選資訊的代理,但這項行為現在有了新的代理人—朋友。以前跟上話題必需的進入點也許是入口網站編輯挑選的首頁新聞或是BSP 的首頁文章、正妹型男照,但是現在直接去看看朋友們在談些什麼、轉貼些什麼,可能慢慢變成一些網友們養成的新習慣。因為那不再只是「被動的觀看」,而是「主動的互動」
發抒的變化—
以前也許要發抒心情或想法,甚至創作,文章(部落格、BBS)、照片、影片也許是主要的形式。但是現在更加輕薄短小的微網誌或是facebook 的動態更新讓發抒更加沒有壓力,無須長篇大論也可以成一家之言。而智慧型手機隨著iPhone 引發的普及也助長了「隨處寫、隨處讀」的模式越來越普及。
人際互動的變化—
以往某些較仰賴實體接觸或既有人際關係的互動例如朋友引薦、即時溝通、言語文字之外的體驗,因為facebook 的強大「找朋友」與「朋友推薦」,以及眾多的遊戲、心理測驗、虛擬禮物等功能,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範疇變廣了、彈性(時空、形式)變大了。
這樣的變化我認為對既有的網站或平台來說,都應該視為是「新機會」而不僅只是「新威脅」。事實上這股熱潮的成因一部份也是因為有許多人已把握了這些新機會—
--遊戲開發者把握了社群平台上既有的會員關係與流量,不需要從零開始佈建平台
--政治人物與名人把握了社群平台有力的人拉人與訊息散佈能力,增加自己發聲空間與影響力
--有想法有創意的人把握了社群平台的特性、體例與擴散力,替自己找到了新舞台
但是,可以說這就是全面性的行為轉移了嗎?我認為尚不可就此斷言。主要的原因還是兩點—既有已累積的「內容資產」不會歸零、平台自有其強項與短處無法驟變。特別是後者,包括使用者的心態(公共空間展現?或是熟人空間分享)、搜尋是否可及(社交搜尋雖然各大搜尋引擎都已經提出這概念,但是畢竟還沒有完成)、社交成就動機不同(是想凝聚小圈圈還是想成名變紅)、訊息存活壽命(文章的亙古長存與微網誌、即時動態的靈光乍現),想必都會產生多元的需求與行為模式。
我自己比較樂見的演變會是一種“mix“形態的新平衡—部落格(文字、照片、影音)的豐富內容形式(註)+微網誌的彈性與即時性、散佈性+Social network 的人際延伸力與多樣互動,每個人可以視自己的個性、需要、狀態、特長、心情…去決定或持續調整這個mix,讓自己優游於網路社群的美麗新世界與他人互動與連結,產生交互影響,甚至也因為如此而產生的影響力,讓既有的世界產生更好的改變。
所以,我不想只把眼光放在網站間的消長變化,接下來會網路社群對於網路使用者所產生的新體驗、新用途與新機會,反而更值得去思考與期待。
註: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社群平台與網友使用行為,所以行文中只簡單的把「部落格」作為內容的主要載體來陳述。事實上「內容」當然不只有「部落格」的形態,像是媒體、網路新聞、各類網站也都是廣義的「內容」,也可以看到許多媒體也開始善用社群工具達到散播或互動的效果。
相關文章--
[淺見] facebook會把誰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