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guy通信
  • 首頁
  • 關於我
  • 聯絡我
  • 粉絲專頁
技術提供:Blogger.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昨天下午在咖啡館趕欠人家的稿子(牢騷:常常覺得我又不是文壇中人,不知道為何常常會欠下稿債,真是不明所以),稍微環視一下周遭,發現有大約1/4~1/3的人面前都有著一部Notebook,當時覺得也許將來有一天,咖啡館會以「每個座位都有獨立電源」作為訴求,吸引喜歡在咖啡館上網的客人。

 

(後來幾位推友在Twitter上回我已經有咖啡館有此設置,例如小猴子咖啡館)

 

閒來無事想到我自己的“咖啡館使用方式“,我通常都把咖啡館作為趕東西或是假日時處理工作的場所,也許你會問我「為什麼不在家裡做?」,一來是因為家裡會讓我分心的東西太多,二來則是人在咖啡館裡潛意識會有某種「儀式」的效果,比在家裡工作多了些靈感與效率(當然也許只是錯覺也不一定)。所以“有插頭的“咖啡館就是我個人偏好的去處(有沒有網路倒不要緊,因為我隨身帶3G網卡),畢竟如果事情做到一半沒電了會相當困擾。

 

後來轉念開始胡思亂想了起來,如果去設想一家咖啡館是以「工作」為主題,那會是怎麼樣的一家店呢?以下是我的想像—

 

1.       店名—中文叫「寫字樓」,英文就叫「Office」,幫熟客或會員製作「專屬識別證」,類似一般公司會有的員工ID Card的感覺

2.       每張桌子獨立設置電源,店內提供無線網路這是基本條件

3.       桌子高度以適合書寫、打字為準,椅子則選擇可以調整高度的為主。(提供身高與適合的椅子高度對照表)

4.       店內提供簡單的肩頸按摩設施,供疲勞者借用

5.       固定採購行銷、管理、企劃相關的書與雜誌供借閱(如果有願意捐書的客人可以兌換咖啡一杯),官方網站上提供店內藏書與雜誌列表

6.       設立「工作書-書評書介資料庫」,設置會員制,提供願意分享書評書介的客人“個人專頁“的設置,可以做個人宣傳。其他客人可以透過“網路上的芳鄰“瀏覽書評書介。

7.       入座時啟動座位旁的計時器,時間設定為2小時,如果客人在計時器倒數結束前結帳離開可享9折優惠(或是其他優惠或積點方案,暫定)--增加迴轉率

8.       第二杯飲料8折優惠,每小時並有特惠方案—提升客單價

9.       每週三舉辦「工作人聚一聚」,主題以讀書會、各行業領域的工作者講座、個案探討…等為主

10.    設置「靈感包廂」,使用者可以自己帶音樂進去播,並有白板、草稿紙、各色簽字筆等發想用道具

11.    成立「寫字樓工作人俱樂部」社群,除了虛擬社群如facebook粉絲團或是Ning Group之外,每個月聚會一次,每位成員都要負責主導舉辦一次活動

12.    「工作人里程碑」專屬優惠--轉職、升遷者憑新舊名片(對照用)當日可享五折。

 

以上只是初步的一些亂想,我自己在想像這樣的一家咖啡館時,「軟體」是重點--包含設計、書、資料庫、活動、上班族社群等等,有點「把場所作為媒體來經營」(這是從小山薰堂先生的書上讀到的概念)的意味在裡面。我想還有很多像是視覺設計以及一些小地方也許要實際去做之後才會更有想法,而且隨著經營的過程,可能也會浮現更多有意思的點子。

 

假如有這樣的一家咖啡館,身為上班族的你會想去喝杯咖啡嗎?


(附註: 這篇文章也是在咖啡館寫的,今天去的是「咖啡實驗室」) 

Share
Tweet
Pin
Share
36 意見

 

 

長久以來有個發現—通常我在跟人對談時,會讓我腦子裡平常藏在角落裡的某些資訊/知識很自然的被串連在一起,產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或點子。我猜想「對談」神奇的魔力在於--不知道對方會丟什麼球過來,因此會刺激自己用到/想到平常想不到的東西,而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而對話的過程裡有時會進行到「需要解釋或說明某個概念或想法」的階段,也是幫助自己把自己以為已經熟知的東西有系統的再整理一次。(可惜我生性太孤僻,與人對談的機會不多,很可惜)

 

這一期的「Shopping Design」雜誌-封面專題“日本設計續集 Japan Design 2010“正好總編威融兄向我邀了一篇談日本攝影雜誌的稿子,雜誌出刊時也送了我一本(平常我也都會買啦,除非封面專題實在非我感興趣的主題,例如單車),一翻之下,大驚,暗暗說了句「靠,這也太奢侈了點吧?」

 

何解?因為這一期“日本設計續集 Japan Design 2010“是由十篇「對談」構成本期大部分內容,說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是想想,當很多時候一篇好的「訪談」(由編輯進行採訪)就可以撐起一期雜誌的封面專題時,讓二十位“各界賢達“兩兩對談PK一個題目,豈不是一下子把可以做10~20期封面專題的受訪者在一期雜誌裡用掉?這樣難道不該用「奢侈」二字來形容?

 

(題外話,如果用一些網路圈的朋友熟知的活動「Punch Party」來比喻的話,就是把三場PP的講員人數在一期雜誌裡用掉了)

 

不過這也蠻符合我所認識的威融兄—通常他感興趣的題目,他就會用他覺得有意思的方式來作,即便相當不符合成本效應。(白話來說,就是相當任性的一位總編輯啦)。

 

威融兄在總編的話裡倒是有替這樣的“奢侈“做了說明,緣由是來自2009年的「日本設計」裡他和阿潼的一場對談,意外獲得很多朋友的熱烈迴響與肯定,也才讓他今年在做「日本設計續集」時索性把十個題目都用對談的方式來作。(順便說一句,去年的「日本設計」也相當精彩,我當時除了自己買了兩本(因為怕弄丟),還大力宣傳叫同事也都去買)

 

談東京設計週、音樂祭(Fuji Rock Festival, Summer Sonic)、飲食文化、設計師家電、村上春樹、日本車日本攝影師日本雜誌日本電影日本連續劇…,不只題目吸引人,從對談者自己擅長或偏好的角度切,讀者因此也可以讀到另有別於一般雜誌「資訊化整理」的趣味。另外我真的很喜歡這十個單元文前的照片啊(見下圖),很有種獨特的戲劇感。

 

而且,「Shopping Design」這本雜誌才$99, 手上有書店的會員卡還可以再打個九折,假如這樣還不去買,那叫做雜誌的人情何以堪啊。所以雖然我也是本期雜誌的作者之一(純友情,沒拿稿費喔),仍不避嫌的特別幫它宣傳一下。甚至可以這樣說啦,如果有朋友因為看了這篇文章去買了覺得不值得,拿發票跟雜誌來我老查把錢還給你都可以(每人限一本喔,不要玩太大:P)。

 

話都已經這樣說了,你還不去買雜誌?

 

 




Share
Tweet
Pin
Share
10 意見

 

 

大年初三,在水瓶子發起邀請下參加了由「圓環文化工作室」舉辦的「第二十四次導覽--台北,遺忘的角落」活動,看了一下活動介紹中提到會由凱達格蘭大道轉懷寧街,途經總統府、中央銀行、土地銀行、第一座天后宮原址…,很自然的就想到要帶相機拍拍照,出門前望著陰冷有與的天空,看來是得拍黑白比較適合,轉念一想,就帶還沒有好好開張的Olympus E-P1出門試試吧。

 

之所以會想帶Olympus E-P1,主要是因為它有內建「藝術濾鏡」效果,其中的一種「粗粒子懷舊照片」效果蠻像是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作品常見的效果,感覺蠻適合拍攝陰鬱的台北。

 

實際用Olympus E-P1「粗粒子懷舊照片」效果拍了一些照片的感覺是--黑白對比很強烈,但是粒子似乎還可以更粗一些,也許下次把ISO調更高試試看。

 

 

更多Olympus E-P1黑白粗粒子效果照片

 



 


 


 


 


 


 


 


 


 


Share
Tweet
Pin
Share
9 意見

 

繼1/15在誠品台大店的《愛上老相機》新書發表會之後,本週六又有一場《愛上老相機》的活動了-- 2/6 下午3:30 在微風廣場紀伊國屋書店,老查會帶一些心愛的老相機來跟喜歡老相機的朋友們見面。

 

很可惜,這星期六上班族朋友們要補過年假期的班(所以老查是請假去的),也許有些朋友因此無法來了,不過歡迎剛好有空且也想來摸摸老相機的朋友們當天過來玩玩,屆時人不多也無妨,大家可以輕鬆的把玩相機聊聊,也很不錯。

 

《愛上老相機》與老查一起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新書講座
 
   時間 : 2/6 下午3:30 ~5:00
 
   地點 : 微風廣場 紀伊國屋書店
 
   活動主辦單位 DIGIPHOTO , 紀伊國屋書店

 
=======================================
 
 
以下是當天的活動照片
 
 


 


 


 


 


 


 


 


 


 


Share
Tweet
Pin
Share
9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搜尋此網誌

李全興(老查)

About Me

前半段電子商務,後半段社群經營的網路業老兵。沒事讀讀書、拍拍照、做做模型、收集玩具與老相機﹐愛讀村上春樹與卜洛克,從他們的作品裡,讀到了孤獨的況味。

Follow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pinterest
  • youtube
  • Google+

recent posts

總網頁瀏覽量

Facebook粉絲專頁

部落格文章

  • ►  2018 (25)
    • ►  12月 2018 (1)
    • ►  11月 2018 (5)
    • ►  10月 2018 (3)
    • ►  9月 2018 (5)
    • ►  8月 2018 (4)
    • ►  7月 2018 (5)
    • ►  1月 2018 (2)
  • ►  2017 (2)
    • ►  12月 2017 (1)
    • ►  8月 2017 (1)
  • ►  2016 (10)
    • ►  9月 2016 (1)
    • ►  8月 2016 (1)
    • ►  7月 2016 (3)
    • ►  6月 2016 (1)
    • ►  3月 2016 (1)
    • ►  2月 2016 (3)
  • ►  2015 (10)
    • ►  11月 2015 (1)
    • ►  8月 2015 (2)
    • ►  7月 2015 (1)
    • ►  6月 2015 (1)
    • ►  5月 2015 (1)
    • ►  4月 2015 (1)
    • ►  3月 2015 (2)
    • ►  1月 2015 (1)
  • ►  2014 (12)
    • ►  12月 2014 (1)
    • ►  9月 2014 (1)
    • ►  8月 2014 (2)
    • ►  6月 2014 (1)
    • ►  5月 2014 (1)
    • ►  4月 2014 (1)
    • ►  3月 2014 (4)
    • ►  2月 2014 (1)
  • ►  2013 (24)
    • ►  12月 2013 (2)
    • ►  11月 2013 (1)
    • ►  10月 2013 (1)
    • ►  7月 2013 (3)
    • ►  5月 2013 (2)
    • ►  4月 2013 (5)
    • ►  3月 2013 (4)
    • ►  2月 2013 (4)
    • ►  1月 2013 (2)
  • ►  2012 (40)
    • ►  12月 2012 (2)
    • ►  10月 2012 (4)
    • ►  9月 2012 (1)
    • ►  8月 2012 (1)
    • ►  7月 2012 (4)
    • ►  6月 2012 (8)
    • ►  5月 2012 (2)
    • ►  4月 2012 (2)
    • ►  3月 2012 (3)
    • ►  2月 2012 (4)
    • ►  1月 2012 (9)
  • ►  2011 (75)
    • ►  12月 2011 (1)
    • ►  11月 2011 (9)
    • ►  9月 2011 (5)
    • ►  8月 2011 (8)
    • ►  7月 2011 (8)
    • ►  6月 2011 (4)
    • ►  5月 2011 (6)
    • ►  4月 2011 (5)
    • ►  3月 2011 (6)
    • ►  2月 2011 (7)
    • ►  1月 2011 (16)
  • ▼  2010 (156)
    • ►  12月 2010 (30)
    • ►  11月 2010 (29)
    • ►  10月 2010 (31)
    • ►  9月 2010 (31)
    • ►  8月 2010 (6)
    • ►  7月 2010 (4)
    • ►  6月 2010 (2)
    • ►  5月 2010 (3)
    • ►  4月 2010 (9)
    • ►  3月 2010 (3)
    • ▼  2月 2010 (4)
      • [胡思亂想] 一家以“上班族“、“工作“為主題的咖啡館--「寫字樓 Office Cafe」
      • 讓我忍不住說“真奢侈啊!“的一期雜誌-- Shopping Design 「日本設計續集 Japan...
      • 對比強烈的城市風景- Olympus E-P1 「粗粒子懷舊照片效果」隨手拍
      • [活動] 《愛上老相機》與老查一起走進老相機的世界 新書講座- 2/6 下午3:30 微風廣場紀伊國屋書店
    • ►  1月 2010 (4)
  • ►  2009 (69)
    • ►  12月 2009 (4)
    • ►  11月 2009 (9)
    • ►  10月 2009 (10)
    • ►  9月 2009 (15)
    • ►  8月 2009 (5)
    • ►  7月 2009 (2)
    • ►  6月 2009 (4)
    • ►  5月 2009 (6)
    • ►  4月 2009 (4)
    • ►  3月 2009 (4)
    • ►  2月 2009 (3)
    • ►  1月 2009 (3)
  • ►  2008 (57)
    • ►  12月 2008 (4)
    • ►  11月 2008 (5)
    • ►  10月 2008 (3)
    • ►  9月 2008 (7)
    • ►  8月 2008 (6)
    • ►  7月 2008 (6)
    • ►  6月 2008 (3)
    • ►  5月 2008 (5)
    • ►  4月 2008 (4)
    • ►  3月 2008 (5)
    • ►  2月 2008 (4)
    • ►  1月 2008 (5)
  • ►  2007 (93)
    • ►  12月 2007 (7)
    • ►  11月 2007 (9)
    • ►  10月 2007 (5)
    • ►  9月 2007 (7)
    • ►  8月 2007 (6)
    • ►  7月 2007 (8)
    • ►  6月 2007 (13)
    • ►  5月 2007 (8)
    • ►  4月 2007 (6)
    • ►  3月 2007 (7)
    • ►  2月 2007 (10)
    • ►  1月 2007 (7)
  • ►  2006 (136)
    • ►  12月 2006 (13)
    • ►  11月 2006 (10)
    • ►  10月 2006 (11)
    • ►  9月 2006 (13)
    • ►  8月 2006 (10)
    • ►  7月 2006 (14)
    • ►  6月 2006 (6)
    • ►  5月 2006 (11)
    • ►  4月 2006 (12)
    • ►  3月 2006 (9)
    • ►  2月 2006 (7)
    • ►  1月 2006 (20)
  • ►  2005 (17)
    • ►  12月 2005 (8)
    • ►  11月 2005 (9)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