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熟齡智慧工作者的價值,企業準備好了嗎? -《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讓資深工作者邁入職涯高原期時,仍然維持競爭力的職場智慧》書介-3

by - 上午11:29



人生的幸福感曲線呈U字型,50歲的時候應該走到U型的底部,之後就會逐漸反轉。在那個當下所感受到的不安、迷惑、挫折,在之後的生涯將會漸漸反轉,但當你處在其中時,也許渾然不覺轉機將至。在面臨像是死胡同的關鍵十字路口,要勇進,還是勇退?



要勇進,不要勇退


退休曾經是一個從全職工作轉為「非在職」,簡單、持續的過渡,且選擇有限。但如今更像是一道過程。決定從此「勇進」的人也將擁有更多機會。根據美國的情況,許多50歲以上的族群會完全轉換全新跑道,62歲仍在職的美國人中,有40%在55歲以後就已經轉換全新跑道。他們在新領域的工作打拼的時間,比那些繼續留在原來產業或原職別的人還要長。

對有些人來說,25年的經驗是把一年複製25次,但有些人則每一天都以全新視角看世界。對於選擇勇進的人來說,創業、教學、輔導(顧問)、為非營利組織服務,都只是眾多普遍選項的一些範例。但你擁有的選擇多於你自己的想像,因為你已經學會精熟用於學習新事物的技巧。以下是你可以發展的一些方向:

  • 持續進化你的技能:把過往的工作經驗,和自己擅長或愛好的事物與特質連結,運用在新的領域。
  • 重新種下好奇的種子:得以發揮應運於全新熱情領域的初學者心態
  • 重新體現你的協作本能:提出遠景、引導眾人聚焦、協調、連結人脈等種種能力
  • 教學、指導、提供建言:以教師身份發揮自身經驗、智慧分享精熟技能
  • 重塑自己成為變革動力:參與改變社區與世界的非營利計劃
  • 重新定位自己為企業家:創業也是一種選項
  • 另起爐灶,成為外派人:考慮發展中的國家的人才需求
  • 暫時喘口氣後再充電上路:即便因某些原因暫離職場,仍然有機會重返
  • 重新認識「空檔年」:刻意幫自己的職涯長句下個標點符號,暫停一下


擁抱樂齡族,公司可以怎麼做?給執行長、人資長


有Head hunter朋友曾跟我說,他的經驗是「企業對於35歲以上的人選會猶豫,40歲以上的幾乎不考慮」,也許是因為年齡歧視的刻板印象,如以下的誤解:


  • 年長員工表現不佳,較不積極
  • 年長員工抗拒變革
  • 年長員工學習能力比較差
  • 年長員工即將離開職場,不值得投資
  • 年長員工的成本較高
  • 年長員工比較不信任人
  • 年長員工健康情況較差
  • 年長員工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不平衡

以上的看法如果深究,都會發現事實未必如此。

在美國,即便種族與性別的多元化已經持續在改善,但對於熟齡人才的職涯發展與運用,仍然沒有相關的策略。但正如「上班族」這樣的職涯模式出現至今也不過百年左右,只歷經三個世代,就已經深度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在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的此際,也將會催生出新的職場法則與標準。企業如果比對手早一步打造全新的對熟齡人才友善的環境,就有機會獲得新的優勢。

友善看待年長員工的實踐之道

可以從以下做法開始,重新發掘蘊藏極大價值的熟齡人才生產力:

  • 從數據下手,了解員工的勞動情況:可以發現新的機會與改變誤解與迷思
  • 在內部打造對年長員工的友善團隊:發展組織內世代交流的文化與制度
  • 研究其他雇主對年長員工的最佳實務: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 公司執行長主動宣示年齡多元化的重要性:由上而下持續傳遞此一觀念
  • 創造促進不同世代/專長彼此互相指導的人員發展環境:更積極的發展組織成員能力
  • 協助員工實現財務安全的退休計畫
  • 制定雇用年長員工的計畫:讓熟齡人才成為整體人才策略的一環
  • 重新思考公司的「生產力定義」,發揮年長員工真正的價值:協作、指導、協助
  • 適應高齡勞動力:了解「老而不休」是現在人「活越久,也越健康」的常態
  • 為你的員工與客戶打造「長壽策略」: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或發展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奇普在Airbnb服務近4年,他的收穫是,身為一個重新展開全新職涯的樂齡族,「力行互惠」是最重要的原則;施與得、教與學、說與聽,每個人都會變老,如果你夠幸運也夠健康,你可以努力「好好變老」。離開Airbnb後,奇普創辦了針對熟齡工作者的訓練機構,入學人士多半是45歲至65歲,協助學員重新打造職涯。對他來說,Airbnb的中年級實習生只是其轉變的開始,相信在接下來,他也將展開一段相較他前半生成功創立與經營精品旅館集團毫不遜色的工作人生。

延伸閱讀:
「以退休來說太年輕,以謀職來說又太老」,50世代面臨的工作環境變化 -《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讓資深工作者邁入職涯高原期時,仍然維持競爭力的職場智慧》書介-1

你也可以成為「中年級實習生」,開拓全新職涯的四堂課 -《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讓資深工作者邁入職涯高原期時,仍然維持競爭力的職場智慧》書介-2

不能「用短跑的方式跑馬拉松」,職涯發展三大階段與三種動力打造工作勝利組 -- 讀《人生的長尾效應 25, 35, 45的生涯落點》

自我揭露:本文提到書籍所附的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都有加入「AP策略聯盟」推薦碼,您如果點選連結購書,我會收到博客來的回饋金。購書連結點此

You May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