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始終“該“來自於人性--談Facebook即將推出的訊息工具 拙文的標題是「不只是兩雄之爭,而是習慣與心理的演化–談Facebook推出整合性訊息服務」(有條列式重點整理,方便還不清楚此一新功能的朋友們快速掌握重點))。因為在看這項新服務時,除了它因為整合不同訊息傳遞方式而提供的方便性、與「社交關係圖譜」連結對每個人的高關連性,以及Facebook所向披靡的氣勢對email、即時通訊其他業者的衝擊外,我思考的仍是,到底這樣的工具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人性與需求? – Facebook Facebook email 有很多時候,看起來明明很不錯的發明,但是卻得到市場冷淡的對待。感覺很方便的功能,但實際上卻很少人用。在某些地區很成功的企業,但是在某些市場卻又吃憋。會造成這樣的現象的原因,通常都不在於邏輯、功能或產品本身,也不在於運氣,通常都是因為消費者的習慣與人性。 我在文章裡問了幾個問題— — 並非因為我對於這些問題都有答案,但是因為這些問題,讓我對於這項新的訊息工具是否可以替代掉電子郵件產生了疑慮。事實上我還用這些問題也問了兩位朋友與我老弟。得到的答案裡都還是有許多猶豫與不放心。我會覺得要改變某些心態與習慣,會需要一段時間。甚至就是會有人就是無法或無意願改變。所以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談及自家這項服務時,也用比較保守的口吻「或許在六個月、一年或兩年後的某一天,使用者才會開始認為這是未來趨勢。」 Facebook Mark Zuckerberg 也因此讓我想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網路泡沫化後說的一段話「人們都高估了網路在這兩年的影響力,卻低估了它在十年後的影響力。」而這也正是參與發展中的趨勢相關工作時,最具不確定性與最有趣之處。而唯一能依靠的,是對於人性的解讀與判斷。所以有句著名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正是因為如此。 們都高估了網路在這兩年的影響力,卻低估了它在 也歡迎您分享對於Facebook這項新訊息工具的想法。 Facebook

by - 晚上8:34

 

今天在Inside發表了一篇介紹有關Facebook在日前發佈將在未來推出整合了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的新的訊息系統。而相關評論主要著墨在這項新的功能挾Facebook全球超過5億用戶之勢,有沒有可能取代e-mail,甚至傳說中這項功能在Facebook內部的代號叫「Gmail殺手」。

 

拙文的標題是「不只是兩雄之爭,而是習慣與心理的演化Facebook推出整合性訊息服務」(有條列式重點整理,方便還不清楚此一新功能的朋友們快速掌握重點))。因為在看這項新服務時,除了它因為整合不同訊息傳遞方式而提供的方便性、與「社交關係圖譜」連結對每個人的高關連性,以及Facebook所向披靡的氣勢對email、即時通訊其他業者的衝擊外,我思考的仍是,到底這樣的工具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人性與需求?

有很多時候,看起來明明很不錯的發明,但是卻得到市場冷淡的對待。感覺很方便的功能,但實際上卻很少人用。在某些地區很成功的企業,但是在某些市場卻又吃憋。會造成這樣的現象的原因,通常都不在於邏輯、功能或產品本身,也不在於運氣,通常都是因為消費者的習慣與人性。

我在文章裡問了幾個問題

  1. 在既有的Facebook朋友清單裡,有多少比例的人是你覺得需要用這麼即時的方式互相連絡的?又有多少比例的人是你希望最好不要這麼即時被連絡上的?
  2. 在既有的e-mail通訊錄上的連絡人,有多少比例是你不太希望讓他進到你的Facebook圈子裡的?
  3. 對於剛認識的人,你會不會介意讓他看到你的Facebook動態?而如果他當下就跟你要你的「Face訊」時,你會馬上答應的機率有多高?
  4. 你是不是有在運用不同的電子郵件帳號或是其他通訊方式去作親疏或群組的區隔?例如工作用的連絡帳號與私人用的連絡帳號分開,或是因應不同性質的朋友給不同的email
  5. 你會不會覺得正因為email不那麼即時,因此讓你在處理各方來的訊息時有了些喘息與緩衝的空間?你有沒有用過或會不會接受別人以「抱歉我還沒看到email」作為沒有即時回覆的理由?
  6. 你是否習慣了透過email主旨去管理特定的話題事項?當一切訊息沒有了標題與主旨,會不會反而難以回溯特定事件?

並非因為我對於這些問題都有答案,但是因為這些問題,讓我對於這項新的訊息工具是否可以替代掉電子郵件產生了疑慮。事實上我還用這些問題也問了兩位朋友與我老弟。得到的答案裡都還是有許多猶豫與不放心。我會覺得要改變某些心態與習慣,會需要一段時間。甚至就是會有人就是無法或無意願改變。所以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談及自家這項服務時,也用比較保守的口吻「或許在六個月、一年或兩年後的某一天,使用者才會開始認為這是未來趨勢。」

也因此讓我想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網路泡沫化後說的一段話「們都高估了網路在這兩年的影響力,卻低估了它在十年後的影響力。」而這也正是參與發展中的趨勢相關工作時,最具不確定性與最有趣之處。而唯一能依靠的,是對於人性的解讀與判斷。所以有句著名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正是因為如此。

也歡迎您分享對於Facebook這項新訊息工具的想法

 


 

You May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