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Facebook與Google爭霸的一些異想

by - 晚上11:04

 

 

Facebook剛剛獲得高盛與俄羅斯的數位天空科技(DST)的5億美元投資,也讓Facebook在未公開上市即有500億美元的估計市值(註:本文發表後看到的最新消息,Facebook 即將IPO)。也因如此,把Facebook與Google相提並論的話題又被炒起來,相信也不少人覺得若這兩家公司要爭奪網路的霸主地位,勝負還在未定之天。

 

我想相關的分析已經有不少人在談,今天想用比較「異想」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談這個話題,當做是種思考的刺激。

 

一、 真的會有一家網站一統網路世界嗎?

 

網路世界是實體世界的鏡像,所以如果實體世界如果尚沒有出現所謂〝統一江湖〞的霸主(通常這類角色只會存在於陰謀論的電影裡),在相形之下更為自由的網路世界,看來有更多的空間去兼容並蓄各類型的網路服務。而決勝關鍵仍在於「滿足需求」,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世界的變化通常是—新工具因為滿足了某種需求,替代或瓜分了舊工具的市場—就像微網誌出現之後滿足了某些人「輕度發表慾」、「淺層互動」、「適度的距離感」的需求,因此瓜分了原有部落格的市場是類似的。

而語言、地域與虛實整合的執行力,也會像是自然形成的屏障般對於〝天下一統〞產生一定程度的障礙,就像電子商務巨人如eBay、Amazon也不是在所有市場所戰皆捷。即便是現在火紅的Groupon,也必須藉由購併在不同區域插旗就是很好的實例。

 

二、 Facebook與Google到底誰厲害?

 

兩者都有創造新需求與市場、快速增長使用者、左右流量的流向等等的〝威力〞,但是力量的來源有所不同。Google滿足的是〝連結內容〞的需求,Facebook滿足的是〝連結人〞的需求。Google的優勢來自於〝做出好的工具/服務讓人人想用〞,Facebook的優勢來自於〝夠多的使用者與開放平台,讓所有會做工具/服務的人都把東西做好掛上來〞。所以也許可以這麼說,雙方若不把腳踩進對方的地盤裡,基本上是個自有一片天的。而會要把腳踩進對方的地盤,通常只會是因為野心或者是為了滿足資本市場的期待(股價)。

 

三、 Google與Facebook終究只有一戰嗎?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兩家爭奪的主要是廣告預算,也因為如此看似沒有合作的空間。但是事情真是如此嗎?想像一下,如果在Google的搜尋結果的排列或是Google instant的建議除了既有的演算法之外,還可以參照各種內容被按〝讚〞的次數,甚至把不同性別、年齡、背景…等差異也列入參考,是不是有可能更容易找到想找的內容?而在瀏覽朋友在Facebook分享時如果可以選擇性的帶入相關的推薦連結,會不會讓人更依賴Facebook?如果弱弱結盟或強弱結盟都可以發揮出加乘的威力,那麼強強結盟是否更加天下無敵?(當然,我知道你會說,通常都是利益分配的問題擺不平,這就是人性啊。)

 

四、 其他合縱連橫的機會?

 

目前看起來另兩股勢力會是最大的變數—微軟與蘋果,微軟與Google反而是勢不兩立,因此如果跟Facebook結盟,對彼此的競爭態勢也許會產生極大的變化。而蘋果的iPhone與iPad改變甚至重新定義了使用網路的工具、行為模式,而在行動領域又已經與Google直接競爭,有沒有可能與Facebook結成聯軍?就如之前有分析師猜測蘋果有意收購Facebook般,不是不可能。但是種種的合縱連橫,看來困難都只是在〝誰是主要敵人〞和〝利益如何均分〞、〝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必須說,還是人性決定一切)

 

不打算做「鐵口直斷」式的預言或猜測(世界變化快,猜中又沒有獎金 :P),上述的內容希望在一年之初必然會有的產業預測或趨勢分析之外,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刺激。

 

 

(本文同時發表於Inside


 

You May Also Like

1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