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樂之旅--之一
其實說起來聽音樂聽得蠻早的,從小學就開始了。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部音響—黑膠唱盤、卡式錄音座與匣式錄音座(沒錯!年紀輕一點的應該就不瞭這是什麼了吧)三機一體,也聊備一格的準備了幾張唱片和卡帶,包含買音響時附贈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匣式卡帶。和一套兩張“梁山伯與祝英台“全錄音唱片(註1)、「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註2)電影原聲帶唱片。
基本上小學五年級以前,這套音響的裝飾性大於實際作用(就那幾張聽都聽膩了),一直到五年級重新分班,班上有位同學家裡是開唱片行的,並提供“代客錄音“服務。所謂的“代客錄音“,並不是幫你錄下你的聲音,而是客人可以到唱片行挑選想聽的歌,唱片行會幫你把歌錄在卡帶裡,酌收工本費與服務費。對,你說得沒錯,就是音樂的“大補帖“啦,還是客製化的喔!
因為跟這位同學還算要好,所以也常到他家的唱片行聽音樂,那時記得他還會略帶炫耀的放一些像是“火燒摩天樓“電影原聲帶之類的西洋唱片,不過我有興趣的不是那個。我真正想聽的是民歌。
對,五年級的共通記憶—民歌年代。李建復、施孝榮、黃大城、王夢麟、包美聖、蔡琴、齊豫…
“出塞曲“、“橄欖樹“、“歸人沙城“、“黃山“、“木棉道“、“七月涼山“、“今山古道“…就是這一些歌,打開了我的音樂之窗,我一次又一次的以剛要變聲還不夠成熟的嗓音,模仿著、唱著那些我似懂非懂詞意的歌曲。好像藉此而讓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也因此慫恿爸媽買了幾張金韻獎的黑膠唱片,還有那時流行的瓊瑤電影插曲,放了學的我由於那時家裡管的也嚴不准我跟同學到處去玩,回家一個人沒事就放唱片聽。
也因為這些記憶,讓我後來在讀到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阿始每天到島本家聽唱片的情節,會覺得那麼親切熟悉。
註1:就是把劇中的對白和黃梅調完全收錄,除了沒有影像之外基本上就是完整的電影聲音記錄
註2:香港喜劇泰斗許冠文導演的喜劇片,固定班底是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三兄弟
3 意見
果然年代不同~~ :P
回覆刪除"天才與白痴"很好聽勒!! 他們兄弟演的電影我也很愛看!! 爆笑啊~~
:P 糟糕糟糕...
回覆刪除這篇文章列的歌兒除了木棉道外
我通通沒聽過柳~~
似乎都是民歌喔?
to 路易:
回覆刪除許氏三兄弟的喜劇真的是不賴,而許冠傑我有一張他的粵語精選,好多歌都超經典的,真的是香港人共同記憶裡的元素之一
to Lala:
是該說你年紀太小嗎?還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