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先知、焦慮與網路泡沫–對於新時代的一些雜感

by - 下午1:53

 

 

我想關注網路發展趨勢的朋友們,最近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一個疑問「到底這一波由Facebook、Twitter、Groupon…等網站估值水漲船高所帶動的熱潮,以及由iPhone與iPad所掀起的行動網路革命,背後到底是石破天驚的新時代序章,還是另一波網路泡沫災難的開始?」

坦白說,我沒有答案,不過我這個曾經親身經歷與見證第一波網路泡沫崩壞的老網路人(2000年初加入電子商務網站,從此沒有離開網路業),也許可以閒聊一下對於上一次網路泡沫的一些感想與記憶。

 

先知,還是假先知?

必有假基督和假先知興起,行大神蹟和奇事,如果可能,就連蒙揀選的人也遭迷惑。」- 《馬太福音》第24章第24節

你們要提防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裏來,外表打扮得像綿羊,裏面卻是兇狠的狼。你們憑着他們的果實,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凡好樹都結好果實,壞樹都結壞果實……。因此,你們憑着他們的果實,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馬太福音》第7章第15-20節

 

在第一次網路泡沫時期,許多網站光靠著一個“概念“就可以獲得大筆投資,彷彿就如同上面所引用的聖經章節般“行大神蹟與奇事“。而怎樣辨別什麼是泡沫呢?如上面馬太福音所說“凡好樹都結好果實…因此,你們憑著他們的果實,就可以認出他們來“(意思是如果沒有結出什麼具體果實的樹,大概也不會是什麼好樹),太玄了?或者可以參考Broadsight的聯合創始人Alan Patrick所提出的十個辨別是否已經呈現「泡沫化」的判斷方式

  1. 出現不能用舊的方式來判斷其價值的“新事物”“新概念“,而投資者選擇出一個有點失常的高價買下這樣的新公司股票
  2. 聰明人開始看出泡沫的跡象,“新事物”變得越來越受到熱捧
  3. 由有“血統證明”的創辦人(比如某“新事物”公司的前僱員)創立的創業公司在沒有具說服力的優勢下獲得驚人的投資
  4. 大量風險投資基金湧入投資創業公司
  5. 連產品都沒有正式推出的公司開始僅憑簡報投影片就獲得投資。
  6. MBA們離開銀行加入創業公司
  7. 大型的上市籌資活動出現
  8. 銀行開始為“新事物”做廣告,用養老保險金來投資
  9. 當陌生人如計程車司機都開始提“買哪隻股票肯定賺錢”的意見
  10. 當“新事物”公司因為資金太多沒處花而買下舊世界的公司,意味著泡沫快要破滅了

如果說有什麼能讓這一次的網路榮景不至於變成泡沫的災難,也許就是我們對上一次的泡沫還記憶猶新。而「假先知」會影響我們對於泡沫的判斷能力,不得不慎思明辨。

 

焦慮與平常心

我清楚的記得,在2000年,我加入的是當時已經創辦五年多,逐步一點一滴成長業績,發展扎實的營運模式,尋求投資與市場機會的網路書店,但是我仍免不了因為在參加大大小小的業界活動時,所看到每個參與者不是掛著「總監」、「執行長」、「總裁」、「創辦人」等亮眼頭銜而感到焦慮迷惑(奇怪,都是做網路的,怎麼人家就是混得這麼好?),但也只能自嘲我算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不用提說還沒有進入這個產業的人,更是為這些所謂的「網路新貴」而感受到挫折與焦慮。我還記得那時媒體甚至形容這樣的現象是30歲世代所共同有的某種症候群—好像再不踏入網路產業,感覺自己的將來就沒希望了。

但是當網路泡沫崩壞,這些帶著亮眼的頭銜的人也都消失了。而無懼於泡沫破滅繼續能堅持留在網路產業的企業與公司,之後也都得到了“行過死蔭之谷“後的福報。我還記得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小事,在2003年的某一次發獎金時,我的老闆看到我臉上的訝異(坦白說是對金額有點嚇到)時跟我說「Charles, 我想在經過2001年的網路泡沫崩壞之後還可以堅持在這個產業繼續努力的,現在也該是得到回報的時候了。很多人那個時候都離開了,而繼續抱著信心在這個產業努力的人,自然可以得到應有的成果。

也許真是這樣的,該相信的不是“新事物“與“新概念“、“新價值“,而是想清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是什麼,然後堅持。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而只要你相信的是真正有價值的事物,那麼就無所謂的“泡沫崩壞“,時間到了,自然就是收成的時候。

 

如何看破泡沫?

雖然這一波目前談論的仍是美國的幾家大型網站的上市或估值,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台灣新聞裡提到有專家發表團購網站明年有機會在台灣掛牌上市的論點。Businessweek指出,以高盛為例,達康(.com)泡沫時期,高盛在1999年協助IPO的新股上市後平均漲了2.8倍,高出華爾街均值的1.8倍。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高盛在一到四月協助上市的公司,十八家有十四家賠錢。所以,銀行或券商可能就是為泡沫化推破助瀾的主要推手,因為除了可以先成立私募基金賺管理費,後續上市又可再賺IPO承銷費用。那麼如何判斷哪些公司有泡沫的可疑因子呢?財經網站《Fortune》的專欄作家 Duff Mcdonald提出了幾種他列入「別買」清單的類型—

第一種、產品有趣,但是缺乏獲利管道的網站—尤其是估值遠高於營收的網站,因為若是股價/收入的倍數如此大,要回收投資可能要耗費好幾十年,更何況也沒有人能保證未來這些公司的營收、獲利還能如此成長,能保持持續高成長的機率微乎其微。因此買進這些公司股票唯一的賺頭就是倒貨給後續承接的人賺取價差,但是,你怎麼知道你不是那個最後一個接手的人呢?

第二種、網站收入來源雖然不只是廣告業務而有其他營運模式,但是仍不值得高價投資— 雖然看起來比上一類的公司來得安全,但是仍要仔細評估其營收與估值間的倍數關係,避免買的太高。因為這些具有實際營運模式的網站,其營收成長更是具體可以稽核驗證,後續若投資人發現成長不如預期,股價就會快速回復正常水平。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問「那麼你們也整天以“新事物“的價值作為你們寫作的主題。而讀者的某些焦慮不正也是因此而引起的嗎?你們是假先知嗎?」。我想也許可以這樣說,寫部落格對我們來說,是在觀察、思考自己所處的產業發展之餘的整理與記錄。時代正在變化當中,至少我是希望如果有一些是已經看到、想到的,就借部落格這個小小的角落分享出來,也期待得到不同角度的意見激盪,並無意做什麼先驅者或先知,只是希望做一個時代的觀察者而已。


(本文同時刊登於Inside

You May Also Like

2 意見

  1. 老查,今天把這篇網摘到好生活報,謝謝囉:)

    回覆刪除
    回覆
    1. Hello, 謝謝您不嫌棄拙文啊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