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讀】彷彿讀一扎老友的來信--村上春樹《終於悲哀的外國語》

by - 晚上11:39

 

記得在十幾歲第一次讀村上春樹《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當時的中文譯本名為《失落的彈珠玩具》)時,覺得不可思議的難以理解,難以理解的不是他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後的意義何在。一直到又過了十年,有機會再讀《挪威的森林》時,才完全能夠理解村上的小說要傳達的氛圍以及意含。

 

不覺又過了將近十年,這十年間翻來覆去的重讀又重讀村上的《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聽風的歌》、《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舞舞舞吧》,愛讀的反而不是一般評論上認為村上寫的比較好(技巧上)的幾部如《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發條鳥年代記》,因為我本來就不是以“技巧“作為評斷一本書的標準,而是那本書中一定要有某些東西打動了我,才可能讓它成為我生命中需要頻頻回顧以及時時重讀追索的一部份。

 

隨著村上的小說已經完全被譯為中文,出版社也開始陸續推出村上的散文(雜文)的中文版。年歲越來越長的我,讀村上的散文時,越覺得不是在讀某個自己沈迷或喜好的作家的作品,而是在讀個好朋友由遠處捎了封信來,娓娓道來某些人,某些故事似的。之前的《蘭格漢斯島的午後》就已經讓我有很強烈的這種感覺,而這本《終於悲哀的外國語》也給我類似的親切感。村上的散文雜記在文字的運用上與小說既相同又相異:相同的是村上仍然常會使用其獨特的譬喻方式去說明某件事、某個觀點。而相異的是村上在寫作散文時,是以一種平實而恬淡的筆觸敘事,並不像在寫作小說時常會運用結構或敘事順序、排比等技巧去營造其獨特之風格。

 

而之所以會有“親切感“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本書以村上客居美國的散記為主。而我也有過一段時間因為工作而住在香港,雖然香港也是使用中文的地方,不過在整個社會環境與習性、風氣、文化則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書文字中那種身處“不同文化“包圍下的某些心情與轉化的過程,某個程度上也相當熟悉(我想目前有百萬以上的台灣人應該也正在經歷這種感覺,只不過他們也許是在上海、北京、成都而已)。

 

書的內容我就不細表了,畢竟轉述的過程也許會把原本有意思的觀點與文字反而變得無趣零散。不過書裡兩個我特別感覺有意思的段落在這裡提一下:在“穿上運動鞋去理髮廳“那章,村上提到他覺得與其和“男人“的形象相較,他覺得“男孩子“的形象也許還比較符合他一些,而如果要問他“男孩子“的具體形象到底是什麼?他說的答案是1. 穿運動鞋 2. 每個月到理髮廳(不是美容院)去理髮  3. 不一一找藉口辯解“。而他也盡量希望可以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生活著。看起來很簡單嘛?村上寫到「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項目,但是要在長期之間繼續維持的話,還是自有那所謂辛苦的地方,結果從中也會生出某種哲學似的東西出來。」而我之前在某本服裝雜誌上也讀過一段話「如果你可以持續只穿白與黑兩種顏色的衣服,久了之後那就會成為一種品味的象徵」,我想的確維持某種也許別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或細節,也許算是某種生活哲學的表徵。因為那裡面有著一個只對你自己重要、別人無從插嘴左右的理由,有種“用這件小事向全世界說「這就是我,怎樣」“的意味在。

 

另一個段落則是在“官僚制度的風景“這章,村上寫道“我從以前開始,對別人給我的東西,就是無論如何無法乖乖接受,(個性上)有這種難纏的傾向。說得清楚一點,也許就是會變得很「任性、固執」。「真是討厭的個性。」我太太常這樣說。看到我這樣,她有時候會非常生氣,說是想從後面用什麼(例如叉子或是原子筆尖)戳我。不過沒辦法吧,因為這是天生的個性啊,希望妳別戳我。“而這一點我自己覺得我也有這種彆扭的個性,例如人人都說“你一定要去看“的書或是電影,我反而一點也不想看(即便原本可能會感興趣的),而看起來人人都覺得該做的事(例如結婚、生小孩、買房子),我也常不會把它放在我的目標清單中。不過我採取的方式也許不像村上那麼明顯,只是會默默的不去做那些事,倒也沒有那種“跟全世界唱反調“的姿態就是了。

 

我想《終於悲哀的外國語》也許真的算不上是“很好看,超級好看“的一本文集,甚至我想有些村上迷是抱著“愛屋及烏“的心態來讀的吧?不過也許村上吸引我的地方真的不是在他的所謂“文筆“,而是他透過小說或文章所傳達他看這世界的方式,因此讀《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反而像是以一種很輕鬆的方式(不必透過小說的轉譯)聽著村上淡淡的說著他對這人間的一些想法的過程。

You May Also Like

29 意見

  1. 阿尼的夢想世界2006年11月20日 清晨6:58

    是如此阿~
    每過了幾年回頭去看他的小說~
    總是有不同的感受~
    就好像現代寓言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的作品在不同時刻,都會因為當時自己的狀態而讀出新的意義與感受,所以一再的重讀常常會有新的獲得。

      刪除
  2. 我到覺得這本書是村上先生回饋讀者的作品之一
    因為大家對私下的他太..............好奇了!
    所以總希望他能多透露些自自然然生活的"村上"是什麼樣子?!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書的後記裡有提到,他是把寫專欄作為小說寫作過程的一種調劑與休息,我想也因為如此他在寫這些文章時,很自然的會運用與寫小說時不同的文字模式,才能達到“休息“的目的吧,也讓這些文字有其獨特的淡淡的吸引力。
       

      刪除
  3. 我也很喜歡讀村上的散文 藉由散文一窺他的內心世界
    《終於悲哀的外國語》是一本很棒的跨文化論述
    看一個日本人/西方文化引薦者/譯者如何詮釋他的譯出文化...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啊,書裡面有好幾篇都是這樣的主題。包含他客座開“日本文學“的課的那一章也是,因此雖然是本輕鬆的散文集,不過對於研究翻譯文學的人來說,也可以從這本書裡讀到村上的一些觀點。

      刪除
  4. 有影無影的莫測空間2006年11月20日 上午11:37

    睇渠D野好似係花園裡頭散步咁渦
    真係把內心世界寫得好幼細架
    如果識睇日文
    一定又係另外一種感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原來有影兄也會講廣東話 :D

      我那時在香港待了兩年,廣東話會話是沒有問題,腔調上則還是不夠道地,呵呵

      刪除
  5.  
     
    http://tw.myblog.yahoo.com/upupcoco-cocoupup/article?mid=925&prev=-1&next=910
    偶爾也離開台北走走吧           ↑↑點我 點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是很想好好的休個假了 :)

      刪除
  6. 您果然是讀村上春樹的人呀 ^ ^ 不知看過吉本的書沒 也很意境 我其實喜歡現在的村上多些 過去的他讓我想不開 但或許年事已長 現倒不覺得 不過吉本芭娜娜的書到一直讓我感覺溫暖 ^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喜歡吉本芭娜娜的“廚房“,不過“N.P“就感覺還好
      村上的小說有時真的太“沈重“了,散文就比較輕鬆一些,我蠻愛他“遠方的鼓聲“那本 :)

      刪除
  7. 也許可以先考慮他的散文集,比較沒有太強烈的風格,接受上會比小說來的“順“一點 :)

    回覆刪除
  8. lala。藝文【烤】2006年11月21日 晚上8:19

    呵,其實剛拿到這本書時我一翻目錄,就直接先跳到【對活力充沛的女人們的考察】去,而後又循序去閱讀其他篇章,走文之間,我又隱隱發現了他”抗拒身為地球人”的傾象,真的很有趣。於是我又想,以一個”非地球人”身份來看美國看似自由其實骨子裡還是很”大美國”的現象,看起來就較為有趣,而不至於像是在抱怨些什麼。
    我也很喜歡【穿上運動鞋去理髮廳】那篇,發現要”堅持”做一個”孩子”還真是不容易!
    其實就像你說的,村上春樹的小說本來就具有某種難以說明的召喚力(雖然有時候我還真覺得他是個囉嗦的男人吶...),散文也好,小說也罷,他心裡的某種堅持,真的是始終如一。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從他的嗜好之一“長跑“就可看出,村上先生的堅持力與精神的強悍程度是其來有自的...

      刪除
  9. 這本書我沒看過  但由於讀村上已經到達自認為「通」的一種境界  只消您像這篇介紹個幾個片段  已經很過癮了
    你看過他的  雨天炎天  爵士群像沒有?  我介紹過他的爵士群像  歡迎您前來醉臥在他的文字席夢思裡!
    http://tw.myblog.yahoo.com/ciciclio-musewen/article?mid=453&prev=683&l=f&fid=27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村上的書只要是有中文版的我都有(挪威的森林甚至還有香港中文版與故鄉版),您提到的這兩本自然也不例外。
      相較“雨天炎天“,我個人還是比較愛“遠方的鼓聲“,而“爵士群像“介紹的樂手我也逐一找了CD來聽(當然有些村上提到的專輯沒能找到,而“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的“惡星情人“我也是找了數年才找到...)

      刪除
  10. 今天在書店也買到這本書了..迫不及待展閱...  
    另外讓我驚喜的是高中時所喜愛的””妥斯托也夫斯基 ””的 ””罪與罰 ””這本書又重新再版上架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哇,高中就讀舊俄作家,我當時讀“地下室手記“...決定放棄,之後一直到前兩年才讀了契軻夫的幾部作品,至於托爾斯泰與杜斯妥也夫斯基則還沒有“勇氣“開卷... :P

      刪除
  11. bestguy  您的讀書心得報告令我佩服佩服 !! =D>     這是我最弱的..我三言兩語就把它解決了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我只是習慣會整理一下讀後的雜記,談不上是什麼心得報告啦 :)

      刪除
  12. 遠方的鼓聲確實村上迷都會提 但我沒看過 可能如你說比雨天炎天更好 因此名氣才比較大
    切科夫是我頂愛的 你讀到他的 賭 沒有? 超經典
    杜斯妥以夫斯基和托爾斯泰 大部頭的就真的需要點勇氣

    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 是我好愛的一部
    東京奇譚集中的品川猴 我認為是一生中必看的一本!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很喜歡“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另外則是“聽風的歌“四部曲。而“海邊的卡夫卡“我個人覺得是村上寫作技巧最極致的一部作品

      刪除
  13. 謝謝上次您的回應,我會銘記在心的!
    想看看春上春樹的書,請問您推薦哪一本呢? :-/

    回覆刪除
  14. 謝謝你提供資訊給我,也歡迎你常常來我的部落格逛逛
    http://tw.myblog.yahoo.com/chen20128/

    回覆刪除
  15. 以前讀書的時候,有一陣子校園裡很流行村上春樹的小說,現在架子上都留了十幾本,都是吶時候留下來的.       坦白說,他的小說不是讀一次,讀兩次就讀得懂的,也不是瀏覽過一次就會懂的,他的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生活周遭的事物他用很"具象","具體"的方式寫出來,另外一點,大概就是村上喜歡自己煮東西吃.        村上畢竟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國人, 礙於本身能力的有限,只能閱讀中文版而不是原文書,印像中他並沒有去過中國或是台灣,讀他的作品,固然一時之間會有種感動,畢竟在當時他的筆法,敘事手法,還蠻與眾不同的,但是細讀之後,難免會有點隔閡;加上他多半描寫的生活是日本"都市風味"的生活,更是隔了一層.        如果他能像芥川一樣,到中國或是台灣來旅行,想必他寫出來的作品,或更貼近我們讀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過有論者提到村上算是“洋風和魂“的作家﹐即便他受美國文學的影響很深﹐但是他的文字骨子裡還是日本的。因此是否到中國或台灣旅行就可以讓他的文字更貼近我們﹐我持很深的懷疑。
      而且好的文學應該是超越國界的﹐我不覺得自己在閱讀或理解村上的過程裡會因為國族的不同而產生隔閡﹐反而我覺得那也許是人生經驗或歷練、個性所產生的區隔

      刪除
  16. hi  i am coming from hong kong....i am reading 《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 i will buy the one you recommended.....I am an artist and photographer who exoress my feeling about hong kong through my work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村上的書在香港我印象裡應該也是有一定的讀者群﹐因此似乎博益出版社持續有推出中文版(不過應該也買的到時報出版的版本吧?)
      我也是在香港住的那兩年裡﹐開始讀村上的書的﹐還記得第一本讀的就是博益版的“挪威的森林“

      刪除